大德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dàdé
(1)
[outstanding merits and virtues]∶大功德;大恩
吾且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
[noble character]∶品德高尚
(3)
[noble man]∶德行高尚的人
(4)
[integrity]∶大节,坚定地按照道德、艺术和其他价值准则办事
- 大 dà ㄉㄚˋ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
- 德 dé ㄉㄜˊ1)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品~...
- 大恩大德 dà5ēn-dàdé[great kindness] 巨大的恩惠大恩大德,没齿不忘
- 不以一眚掩大德 bù yǐ yī shěng yǎn dà dé 【解释】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出处】《左传·僖公三十年》:“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拼音码】byyd【用法】复句式;作谓语;指客观看待一个人
- 大德不酬 大德不酬 基本解释:德:恩德;酬:报答。重大的恩惠无法酬谢。表示对别人的大恩铭心刻骨,或对人所施大恩不忘回报。
- 大微 见“ 太微 ”。
- 大德必寿 大德必寿 基本解释:指高尚品德的人受命于天,必然会享高寿,以造福众人。
- 大循环 dàxúnhuán体循环。
- 大心 1. 志向大, 有抱负。 ▶ 《荀子‧不苟》: “君子大心则敬天而道, 小心则畏义而节。” 2. 谓傲慢自大。 ▶ 《韩非子‧亡徵》: “大心而无悔, 国乱而自多, 不料境内之资而易其邻敌者, 可亡也。” 3. 复姓。
- 大徧 大徧拼音:dà biàn 注音:ㄉㄚˋ ㄅㄧㄢˋ 词语解释见“ 大遍 ”。
- 大忌 1. 古代称先王、先后的忌辰。 ▶ 汉 贾谊 《新书‧傅职》: “不知日月之不时节、不知先王之讳与国之大忌……凡此其属, 太史之任也。” ▶ 《旧五代史‧梁书‧末帝纪上》: “ 太祖皇帝 六月二日大忌, 朕闻 姬周 以还, 并用通丧之礼。” ▶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 “ 太祖 开国, 虽追赠 僖祖 以下四庙, 然惟 宣祖 、 昭宪皇后 为大忌, 前一日不坐。” 2. 国家的禁令。 ▶ 汉 蔡邕 《文范先生陈仲弓铭》: “乃离密网, 以就禁锢, 潜复不式, 十有八年。 大忌蠲除, 举贤良方正, 大将军、司徒并辟。” 3. 重要的禁忌。 ▶ 《后汉书‧隗嚣传》: “﹝ 莽 ﹞冥昧触冒, 不顾大忌。” ▶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张总兵》: “军中机宜动为贼觉, 兵家大忌也。” ▶ 洪深 《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 “凡是意识地控制呼吸的, 平常说话, 听来已极不自然。 而朗诵的节奏, 更无有不是呆板机械的, 这是大忌。”
- 大得人心 大得人心拼音:dà dé rén xīn 注音:ㄉㄚˋ ㄉㄜˊ ㄖㄣˊ ㄒㄧㄣ 成语解释大得人心【拼音】:dà dé rén xīn【解释】:人心:即民心。指受百姓热烈拥护。【出处】:《魏书·昭成子孙传》:“太祖命督屯田于河北,自五原至棝杨塞外,分农稼,大得人心。”
- 大志 dàzhì[lofty aspiration] 远大的志向或理想
- 大徐 指 北宋 文字学家 徐铉 。 ▶ 铉 与弟 锴 初仕 南唐 , 并有文名, 皆精通文字学, 人称“大小二 徐 ”。 ▶ 铉 入 宋 后, 曾受诏与 句中正 等校《说文解字》, 世称“大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