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电话号码 繁體版 English Francais日本語
登录 注册

董显光造句

造句与例句手机版
  • “二次革命”时,董显光在报上无情揭露袁世凯指使党徒刺杀宋教仁的真相。
  • 1935年的冬天,董显光患病,不得不通过经理蒋光堂将《庸报》卖给了红?字会。
  • 1912年,董显光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普利策新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课程,继续深造。
  • 1913年春天,董显光接到母亲病重的家信,顾不得取得硕士学位便决定立刻回国。
  • 由于全家没有了经济收入,董显光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学业,到社会上去找事情做。
  • 在忙不过来时,董显光常常一个人兼做发行人、主笔、编辑、广告经理和外勤记者。
  •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董显光从小便背熟了《百家姓》、《千字文》,算是受到启蒙教育。
  • 1928年,他协助董显光办《庸报》,从购置机器到编采作业都参与,也因此引发他对新闻事业的兴趣。
  • 回国之后,经孙中山介绍,董显光出任上海英文《民国西报》副主笔,并成为该报派驻北京的记者。
  • 董显光的精心安排下,《庸报》的版面一下子变得新颖别致了很多,加之配有照片,更加生动传神。
  • 董显光造句挺难的,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 对于董显光来说,童年的学习生活枯燥乏味,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老师非常严格,常常用木板惩罚学生。
  • 。1957年,董显光获得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事业服务奖章”,成为中国第二位获此殊荣的新闻从业者。
  • 董的主要作品有:《一个中国农夫的自述》(又称《董显光自传》)、《蒋介石传》、《中国和世界报刊》等。
  • 董显光用他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所学的办报理论,结合多年的办报经验,精心策划与经营这份报纸。
  • 陈友仁正在做得过火(陈当时在北京时报斥责日本),但是我将派我们办公室的董先生(董显光)去劝他温和一点。
  • 在此期间,董显光主动开展社会实践,积极从事采访实践,兼任《独立》杂志特约书评撰稿人,并且曾经访问了罗斯福总统。
  • 经过刻苦努力,董显光终于获得了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学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赴美国学习新闻专业并获得学位的留学生。
  • 当时在天津出版的中文报纸一般多沿用英国报纸的格式,对此,董显光把“美式”报纸经验与中国报纸相结合,做出了大胆改革。
  • 更多造句:  1  2  3
其他语种
相关词汇
如何用董显光造句,用董顯光造句董显光 in a sentence, 用董顯光造句和董显光的例句由查查汉语词典提供,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