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隐山造句

例句与造句

  1. 招隐山北脚下,传为昭明太子所凿,泉水涌上如珍珠,故名“珍珠泉”。
  2. 招隐山上花鸟众多,万以黄鹂为最,终日鸟声不绝,黄鹂叫声万为宛转动听。
  3. 镇江的南郊,有座山叫招隐山,山上有一处坐北朝南的三间小平房,窗明几净
  4. 洞口向北,上刻有北宋范成大为“招隐山”的题刻,旁有吕愿忠、周于德题诗。
  5. 那时候的招隐山,峰奇山险、峭壁悬崖,一条羊肠小道,高高低低,坑坑涯涯。
  6. 招隐山造句挺难的,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7. 可能是同物异名之故,李德裕所指的招隐山玉蕊花,而当地百姓则认为是琼花。
  8. 史《太平寰宇记》卷记载:“昭明太子曾游此山读书,因名招隐山,今石案古迹犹存。
  9. “酌彼兜觥”四字刻在距“招隐山”二字20余米的高约两米的一段石崖下部,离地仅一尺高。
  10. 南郊招隐山腰,最初由南北朝著名艺术家戴颐的私宅改建而成,原在山上,五代时移至现址。
  11. 根据史料记载:他曾到过江阴的顾山、浙江的天目山、常熟的虞山,最终还是选中了招隐山
  12. 帝之招,?之隐,这一招一隐的招隐佳话,世代传颂,后人为念其隐,把兽窟山改名为招隐山
  13. 梁武帝知道后,心疼得很,就派了不少宫娥彩女、太监侍从,带着珍珠古玩和山珍海味来到招隐山
  14. 南山国家森林公园是招隐山、黄鹤山、夹山、九华山等诸山的统称,面积约18平方公里(约1800公顷)。
  15. 戴?死后,磨笄将其故室舍为佛寺,取名招隐寺,自己则隐于招隐山乐边的一座小山之中,一生守贞。
  16. ”每逢秋季招隐山红叶极其优美,对招隐寺的风光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吸引了无数的游人前来观赏。
  17. 更多例句: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词汇

  1. "招益村"造句
  2. "招饮"造句
  3. "招引"造句
  4. "招隐"造句
  5. "招隐泉"造句
  6. "招隐诗"造句
  7. "招隐士"造句
  8. "招隐寺"造句
  9. "招鹰墩"造句
  10. "招鹰架"造句
电脑版繁體版English日本語

Copyright © 2023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