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颗粒造句

例句与造句

  1. 将去折叠的蛋白质传递进入核心颗粒的过程被称为“移位”(translocation),而移位必须发生在去泛素化之后。
  2. 外层包围着一低电子密度层,在形态上呈结节状突起,并向外延伸,形成有绒毛外观的类核心颗粒
  3. 核心颗粒直径28纳米,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它的表面才是病毒真正的衣壳,由乙肝病毒的核心抗原(HBcAg)组成。
  4. 核心颗粒为中空结构,将剪切蛋白质的活性位点围在“洞”中;将核心颗粒的两端敞开,目的蛋白质就可以进入“洞”中。
  5. 由于20S颗粒的孔道相对狭窄,而且两端由α环中亚基的N末端控制开关,所以底物蛋白在进入核心颗粒之前必须至少部分去折叠。
  6. 核心颗粒造句挺难的,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7. 其中大约146 bp的DNA区段与八聚体(H2A、H2B、H3和H4各两分子)的组蛋白组成核小体的核心颗粒核心颗粒间通过一个组蛋白H1的连接区DNA彼此相连。
  8. 用VP7单克隆抗体与AHSV类核心颗粒反应,对它进行抗体修饰,电镜下可见每个颗粒都被一层阴影包围,那是VP7单克隆抗体与VP7外壳相互作用形成的。
  9. 蛋白酶体的组装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这是因为必须将所有的数量众多的亚基正确地结合到一起才能形成一个有活性的核心颗粒复合物。
  10. 装配先以两分子H3/H4组蛋白构成的四聚体与DNA结合,再结合上两分子H2A/H2B组蛋白构成的四聚体,形成核小体核心颗粒,再与H1组蛋白连接形成核小体。
  11. 外部的两个环,每个环都含有七个α亚基,一方面作为调节颗粒的结合部,另一方面发挥“门”的作用,阻止蛋白质不受调控地进入核心颗粒的内部。
  12. 虽然1980年代中期,已经有电子显微学数据显示蛋白酶体的堆积环结构,但直到1994年,第一个蛋白酶体核心颗粒的原子分辨率结构才通过X射线晶体学获得解析。
  13. 接着,两个半个核心颗粒之间的两个β环相结合,并触发苏氨酸依赖的“前肽”的自降解,从而暴露出活性位点,这就组装成了一个有活性的20S核心颗粒。
  14. 首先,将α亚基组装为七元环,为对应的前β环提供模板,然后完成前β环的组装,这样一个七亚基的前β环和一个七亚基的α环就形成了半个核心颗粒
  15. 气管及其以下分支的导气部管壁上皮内还有弥散的神经内分泌细胞,细胞呈锥体形,散在于上皮深部,胞质内有许多致密核心颗粒,故又称小颗粒细胞(smallgranulecell)。
  16. 核心颗粒的每一端都连接着一个19S调节颗粒,每个调节颗粒都含有多个ATP酶活性位点和泛素结合位点;调节颗粒可以识别多泛素化的蛋白质,并将它们传送到核心颗粒中。
  17. 更多例句: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词汇

  1. "核心句子"造句
  2. "核心刊"造句
  3. "核心刊物"造句
  4. "核心抗体"造句
  5. "核心抗原"造句
  6. "核心客户"造句
  7. "核心课程"造句
  8. "核心课程论"造句
  9. "核心框架"造句
  10. "核心劳工标准"造句
电脑版繁體版English日本語

Copyright © 2023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