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是什么意思

[ jiāshā ]   用"袈裟"造句
梵文的音译。 原意为“不正色”, 佛教僧尼的法衣。 佛制, 僧人必须避免用青、黄、赤、白、黑五种正色, 而用似黑之色, 故称。
   ▶ 晋 葛洪 撰《字苑》始用袈裟二字。
   ▶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竺僧度‧答杨苕华书》: “且披袈裟, 振锡杖, 饮清流, 咏波若, 虽王公之服, 八珍之膳, 铿锵之声, 晔晔之色, 不与易也。”
   ▶ 清 黄遵宪 《石川鸿斋英偕僧来谒张副使余赋+更多解释...
  • :    jiā ㄐㄧㄚˉ1)〔~裟〕僧尼披在 ...
  • :    shā ㄕㄚˉ1)〔袈~〕见“袈”。
  • 佛袈裟:    胞衣的别名。 见 明 李时珍 《本草 ...

相关词汇

  1. "袅袅婷婷"什么意思
  2. "袅骖"什么意思
  3. "袆"什么意思
  4. "袇"什么意思
  5. "袈"什么意思
  6. "袉"什么意思
  7. "袊"什么意思
  8. "袋"什么意思
  9. "袋子"什么意思
  10. "袋扇"什么意思
电脑版繁體版English한국어

Copyright © 2023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