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瓢舞造句

例句与造句

  1. 鼓舞、板凳舞和古瓢舞等。
  2. 这种舞蹈叫做“给哈舞”,也称古瓢舞
  3. 此外,一些地区还有板凳舞、古瓢舞、摆手舞等。
  4. 主要用于伴奏古瓢舞和叙事歌曲(苗语称“古歌”》,也用于游方等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
  5. 主要用于苗族叙事歌(苗语称古歌)、情歌和《古瓢舞》伴奏,也可与苗笛、夜箫合奏或独奏自娱。
  6. 古瓢舞造句挺难的,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7. 此外,尚有背山临水的水族、苗族民俗文化,如水族跳铜鼓舞、斗角舞、苗族跳古瓢舞、芦笙舞等。
  8. 丹寨县的苗族“给哈舞”俗称“古瓢舞”,现仅存于丹寨县东南面的雅灰乡雅灰、送陇两村,源于纪念洪水滔天之后幸存的葫芦兄妹。
  9. 用嘎哈伴奏的民间舞蹈称《古瓢舞》或《瓢琴舞》,男子边奏边舞,女子只舞不奏,因琴的音量较小,常须两、三支嘎哈同时演奏,舞蹈者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
  10. 以布依族舞蹈“伴嫁歌”,苗族舞蹈“古瓢舞”,侗歌演唱“想情郎”等民族歌舞组成的“山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少数民族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创造出一个充满神秘魅力的艺术境界。
  11. 而芦笙也是苗族同胞的最喜爱的乐器之一,跳古瓢舞的同时,当然也少不了芦笙与芦笙舞,于是,古瓢舞与芦笙舞轮换表演,表演地点在寨子内的跳月坪或寨边的空旷草坪,古瓢舞与芦笙舞轮换表演。
  12. 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小溪摩崖、布仰摩崖、城乡义冢之坟墓、都江古城垣、甲找水族石板墓、羊城福崖墓等文物古迹,尚有背山临水的水族、苗族民俗文化,如水族跳铜鼓舞、斗角舞、苗族跳古瓢舞、芦笙舞等。
  13. 除以上介绍者外,贵州省“花溪苗”的《芦笙舞》、“红粘苗”的《跳硐》、“花苗”的《花树舞》、流传在丹寨县的《古瓢舞》、云南省苗族的《芦笙舞》、广西壮族自治区苗族的《芒哥舞》,以及《斗牛》、《牵羊》、《花棍舞》等,种类之多不胜枚举
  14. 古瓢舞用古瓢琴伴奏而得名,古瓢琴用松木雕成,状似家用水瓢,琴的面板有四个音孔,一根音柱,音柱由板面直插入共鸣箱内,古瓢琴既是男青年们舞蹈时手上的道具,也是舞蹈中的唯一伴奏乐器,古瓢舞,一直是围着圆圈跳,由两个男子拉古瓢和四个以上的姑娘一起跳;更多的是人们围成两圈:年长的、小伙子们在外,手持瓢琴边拉边跳;姑娘在里,踏着“踩歌堂”的舞步,时而顺时针方向旋转,时而逆时针方向移动,两膝盖微带颤动。

相关词汇

  1. "古皮城"造句
  2. "古皮氏城"造句
  3. "古皮质"造句
  4. "古僻"造句
  5. "古瓢琴"造句
  6. "古坪村"造句
  7. "古平"造句
  8. "古平岗小学"造句
  9. "古平郡"造句
  10. "古平阳"造句
电脑版繁體版English日本語

Copyright © 2023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