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本位造句

例句与造句

  1. 二是跨学科研究与回归文学本位的协调。
  2. 因此,我们有理由要求它校正方向,归复文学本位
  3. 我们既然是研究古代文学,多学科交叉当然最终还是要回到文学本位
  4. 这一部分立足文学本位,分体撰述,线索清楚,重点突出,论述不乏新意。
  5. 在文学课教学中,坚持文学本位原则,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与写作能力。
  6. 文学本位造句挺难的,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7. 我只是希望跨学科和跨文化研究不要走得太远,仍然能够固守文学中心、文学本位的理念。
  8. 文化阐释、人本立场、文学本位和多维透视是本文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也是所有论述的四条基本原则。
  9. 通过对几本有代表性的教材的分析,可以看出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要与时俱进,并且要坚持文学本位和人文精神。
  10. 相对于以意识形态批评自己为己任而“替天行道”的“大文论”的风行,以作家作品读者为基本对象的“文学本位”研究似乎走到了尽头。
  11. 这部著作在坚持文学本位的同时,还涉及哲学、美学、儒道思想以及中外文翻译的问题,采取的是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在大文化的背景下审视汉代辞赋。
  12. 本书牢固把握文学本位,把注意力集中到辞赋本、辞赋文本上来,对个别辞赋名篇的文化承载、文化心态、文化指向及辞赋的语言文体特征,作了详细探究。
  13. 虽然以文学本位角度观之,韵文脱离音乐束缚,追求纯粹的文字独立地位、争取更宽广的挥洒空间,是健康的演化,也阻绝了多重感官的统合欣赏经验,意象传达不再有“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感官动力和文字感受想象力。
  14. 为了在教学中贯彻文学本位原则,曾于2000年组织全国9省市13院校的专家教授编写了四卷本《中国分体文学史》,2001年7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同年9月在北京通过教育部有关部门组织的专家组鉴定,被评价为“优秀教材”;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北京日报、文学评论等报刊发表了书评或报道;4年间已重印6次,总印书已达80,000多册。

相关词汇

  1. "文学"造句
  2. "文学、艺术和宗教"造句
  3. "文学宝库"造句
  4. "文学报"造句
  5. "文学本体论新论"造句
  6. "文学变体与形式"造句
  7. "文学斌"造句
  8. "文学博士"造句
  9. "文学部"造句
  10. "文学部唯野教授"造句
电脑版繁體版English日本語

Copyright © 2023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