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殖民地造句

例句与造句

  1. 次殖民地虽拥有主权,但是境遇与立场并不会比殖民地好。
  2. 各个殖民地的代表齐集伦敦,张伯伦乘机召开第二次殖民地会议。
  3. 次殖民地的形成远自西元前,而15世纪-20世纪中期,范围最为广阔。
  4. 例如,孙逸仙就曾于1924年的数场演讲中,公开指称中国其实就是个次殖民地
  5. (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自身国家不发生关系。
  6. 次殖民地造句挺难的,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7. 市侩主义产生于商业社会,尤其盛行于殖民地次殖民地,然而它决非是“洋奴”主义。
  8. 而像次殖民地的中国遇有灾难,西方帝国者则都认为没有救济的责任,反而没有人来救济。
  9. 蔡枢衡指出,法治派即沈家本派所代表的是次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民族新身份和撤销领事裁判权或图强的新憧憬,是现实而不是历史。
  10. 语其大要,对外政策:一方在取消一切不平等之条约及特权;一方在变更外债之性质,使列强不能利用此种外债,以致中国坐困于次殖民地之地位。
  11. 在刑法学移植品格的影响下,民国时期的中国刑法学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上述社会哲学思潮和刑法学说的影响,而呈现出尾随帝国主义思想的次殖民地性的特点。
  12. ”樊仲云曾回忆说:“1934年几个朋友闲谈,慨叹中国成了帝国主义者的次殖民地,在文化思想方面,也自失其安身立命的根据,“为了恢复中华民族的自信力,于是我们提出建设中国本位文化的主张。
  13. 认为民国时期中国刑法学是“洋化”的刑法学,帝国主义的刑法思想都可发现于当时的中国刑法学界,但却趋于低劣化和简单化??理论上和事实上都不是原装货,中国刑法之次殖民地性却须眉毕现
  14. 张伯苓和《天津青年》触及奥运会的时候,正值晚清、中国国势最衰、国力最弱之际,列强在中国割据,霸占势力范围,中国已经沦为次殖民地;人民之愚昧和体质之孱弱,加以饱受鸦片荼毒,被称为“东亚病夫”,在外国人面前,根本抬不起头来。
  15. ”1934年1月,当黄现?的日文译著《元代农民之生活》附奴隶考一书出版时,他在译者序中写道:“本书……能使读者了然当时农民奴隶,受压迫之痛苦,及生活之恶劣,而觉居于次殖民地位之中国今日,尤其是东北三省同胞,在暴日(日寇)势力统治之下,饮辱受苦,横被压迫,更不堪闻问矣。
  16. 更多例句:  下一页

相关词汇

  1. "次正规子群"造句
  2. "次支气管"造句
  3. "次之"造句
  4. "次之助"造句
  5. "次直"造句
  6. "次值"造句
  7. "次致死量"造句
  8. "次质量"造句
  9. "次中量级"造句
  10. "次中心"造句
电脑版繁體版English日本語

Copyright © 2023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