螫肢造句

例句与造句

  1. 它们有很健壮的螫肢,以方便食肉。
  2. 足、须肢和螫肢不分节。
  3. 螫肢分两节,第2节的螫牙与基节的突出部组成螫钳。
  4. 头脑部有6对附胶,即一对螫肢(chelicera)和5对步足;无触角。
  5. 节肢动物则用头部附肢(螫肢、口器等)将食物撕碎后才吞下。
  6. 螫肢造句挺难的,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7. 在背甲前缘中部可透过背甲见到螫肢基部着生部位的内倜左右相连形成1个中凹。
  8. 由于胸部螫肢后的五对附肢的基部包围口部,形成咀嚼面,故得名“肢口”纲。
  9. 最前的部分称为甲壳,形状圆滑,保护其大部分的身体,包裹其眼、附肢、螫肢、吻部、脑部和心脏。
  10. 所有螫肢类是没有触角的,它们口器边缘有个细小呈U形的内口板endostoma,内口板受一层较大的口后板metastoma覆盖,这是腹部的一部分。
  11. 腹面有口,口缘有附肢6对,除第1对螫肢,由3节组成外,其它各肢,均有6节;第2对为脚须,幼体及雌体均呈钳状,雄者则末端呈1弯钩。
  12. 螫肢两节,其形状和功能象蜘蛛,但内部无毒腺,第四对足的胫节分成三至四节,须肢上长有尖锐的刺状物,来于猎取及抓紧猎物。
  13. 主要以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和其他水底无脊椎动物为食,也有时包括虾和乌贼(Foster and Smith,2004).它的口部位于头胸部之下,两边各有一条用作抓紧猎物的螫肢
  14. 于2007年11月由布里斯托大学的Simon Braddy及Markus Poschmann于定期刊物Biology Letters发表描述莱茵耶克尔鲎Jaekelopterus rhenaniae,他们于德国Willwerath Lagerstatte的Klerf地层发现了长达46厘米的螫肢,根据板足鲎亚纲的比例再行推算莱茵耶克尔鲎Jaekelopterus rhenaniae的全长。
  15. 本属有3种,本种又称桔红锥腹蛛,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区,常见寄主於人面蜘蛛和泉字云斑蛛的网上,雌、雄会出现在同一个网上,行体外交配,雄蛛会以螫肢咬住雌蛛头部,用脚架开开雌蛛,以触肢注入精包到雌蛛的外雌器,交配后就会迅速离开,避免被雌蛛当点心吃掉。
  16. 板足鲎亚纲的首对前腿被称为螯肢,这器官和蜘蛛的犬牙类似,所有螫肢类首对前肢是特化的,其他四对附属肢体是为步足,肢体是圆柱及多剌的,沿着身体往后一直顺延,肢体的尺寸不断增大,它们的第六对肢体是一对非常大且平滑扁平的桨状物,这是位于胸部且具伸缩功能以作游动。

相关词汇

  1. "螫虾"造句
  2. "螫蝇"造句
  3. "螫蝇属"造句
  4. "螫针"造句
  5. "螫针腺"造句
  6. "螫剌"造句
  7. "蟥"造句
  8. "螬"造句
  9. "螵"造句
  10. "螵蛸"造句
电脑版繁體版English日本語

Copyright © 2023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