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人郎造句

例句与造句

  1. 面人郎就在院里的石桌上捏。
  2. 漫漫张宝琳家就跟面人郎认识了。
  3. 郎志丽(面人郎传人)的作品也在其中。
  4. 有时候张宝琳的父亲会请面人郎到家里来捏几个面人送朋友。
  5. 郎先生1993年去世后,郎女士变成为“面人郎”的杰出代表和继承人。
  6. 面人郎造句挺难的,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7. 他作为著名手工艺家族“面人郎”的第二代传人一直不懈的努力着。
  8. 1986年6月投师于传统面塑大师“面人郎”(郎绍安)门下学习面塑。
  9. 张宝琳是中国面塑大师,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北京面人郎的徒弟。
  10. 面人郎看张宝琳喜欢这个,每次都会揪一疙瘩面给张宝琳,让张宝琳自己捏着玩。
  11. 经过郎家近一百年的努力,“面人郎”依然是今天北京最著名的、最有特色的民族手工艺之一。
  12. 张宝琳家里的人和面人赵的关系非常好,面人赵只要来北京就会带着面人郎一起到张宝琳家串门。
  13. 北京“面人郎”郎绍安先生是近代中国著名的面塑大师,北京郎派面塑艺术的创始人,满族镶红旗钮钴禄氏后裔。
  14. 我们所熟悉的近现代面塑名家,以“面人汤”汤子博(1881-1971)、“面人曹”曹仪策、“面人郎”郎绍安(1910-)最著名。
  15. 的「手捏戏文」、河南淮阳的「泥泥狗」、北京的面人汤、面人郎的作品等;纳模玩具如泥饽饽、泥玩具中的耍货「阿福」、凤翔泥塑、北京兔儿爷、中秋月饼、巧果、糖人等都是典型的塑作类民间艺术。
  16. 那时,老北京的民间艺术种类十分庞杂,由于家族从事的行当关系,自然和这些小生意人十分熟悉,而自小和这些民间艺人厮混在一起的张宝琳,渐渐对面塑情有独钟,当年北京最有名的就是“面人郎”,在“面人郎”师傅的耳濡目染之下,张宝琳渐渐迷上了面塑艺术。
  17. 更多例句:  下一页

相关词汇

  1. "面染"造句
  2. "面热"造句
  3. "面热源"造句
  4. "面人"造句
  5. "面人儿"造句
  6. "面容"造句
  7. "面容比"造句
  8. "面容苍白的"造句
  9. "面容娇好"造句
  10. "面容枯槁"造句
电脑版繁體版English日本語

Copyright © 2023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