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做事缺少全局观点, 忙于局部应付。 如: 过去, 这个大队因为没有一个整体规划,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面貌改变不大。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是什么意思
相关词汇
- 东: (東)dōng ㄉㄨㄥˉ1)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方。...
- 一: yí见‘一’(yī)。◆ 一yī一1①数目,最小的正整数。参看〖数字〗...
- 榔头: láng tou锤子(多指比较大的)。也作狼头、头。
- 西: xī ㄒㄧˉ1)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面。~晒。~域。...
- 一棒子: 方言。 一瓶。 ▶ 周立波 《暴风骤雨》...
- 一棒子: 方言。 一瓶。 ▶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 “不管好赖, 不是空车往回走, 能挣一棒子酒, 总是运气。”
- 东一下西一下: dōng yī xià xī yī xià(1)[act aimlessly] 指做事无计划你这样东一下西一下的,什么时候才能理出个眉目来(2)也比喻行动漂忽无定使木板子东一下,西一下,撺这一二百下子。――《醒世姻缘传》
- 东一耙子西一扫帚: 比喻说话无中心, 东一句西一句, 不相连贯。
- 棒子: bàng zi①棍子(多指粗而短的)。②〈方〉玉米:~面。
- 拐棒子: 方言。 犹怪僻。 ▶ 《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 “再者, 玉格儿 那孩子那个噶牛脾气, 这句话还得我先告诉明白了他。 就是那个丫头也是他娘的拐棒子。” ▶ 梁斌 《红旗谱》十二: “你们才从 关 东回乡, 要顺情合理, 别学那个拐棒子脾气。”
- 棒子手: 方言。 强盗。 ▶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九: “我早料到, 胡子非败不可, 扎古丁的棒子手, 还能打过咱们 萧队长 ?”
- 棒子面: bàng zimiàn〈方〉玉米面。
- 穷棒子: 旧时对穷苦农民的蔑称。 现亦用以指贫穷而有志气的人。 ▶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二章: “还不是那些穷棒子们在抢割俺家的麦子?” 老舍 《神拳》第二幕: “可是, 他能老跟咱们穷棒子一条心吗?”
- 湘东一目: 湘东王 萧绎 初生时患眼疾, 梁高祖 自为医治, 遂盲一目。 后在 江陵 称帝, 是为 元帝 。 即位第三年, 西魏 攻陷 江陵 , 被杀。 见《梁书‧元帝纪》。 后人以“湘东一目”指棋眼。 ▶ 宋 黄庭坚 《弈棋》诗之二: “ 湘东 一目诚甘死, 天下中分尚可持。” ▶ 清 钱谦益 《<棋谱新局>序》: “ 项羽 重瞳, 湘东 一目。”
- 一棒一条痕: yī bàng yī tiáo hén 【解释】比喻做事扎实。【出处】《朱子语类》:“大概圣人做事,如所谓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直是恁地。”【拼音码】ybyh【用法】连动式;作宾语、分句;比喻做事扎实
- 当头一棒: dāng tóu yī bàng 【解释】迎头一棍子。比喻受到严重警告或突然的打击。【出处】《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亦竖拂子,僧便喝,师亦喝。僧拟议,师便打。”【示例】孔子好象受了~,亡魂失魄地坐着,恰如一段呆木头。(鲁迅《故事新编·出头》【拼音码】dtyb【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比喻受到严重警告或突然的打击【英文】a head-on blow
- 出头棒子: 指衙役受了贿赂, 在打板子时, 以板头着地, 好象打得很重, 但受刑人受伤并不很重的一种打法。 ▶ 《醒世恒言‧陆五汉硬留合色鞋》: “且说 张荩 幸喜皂隶们知他是有钞主儿, 还打个出头棒子, 不致十分伤损。”
- 棒子胡涂: 玉米面粥。 ▶ 周立波 《砖窑和新房》: “有一天黄昏, 王寿山 下班回家, 喝了点棒子糊涂, 就坐在床沿, 逗他小孩 扣子 玩。”
- 棒子骨头: 方言。 附着玉米粒的穗瓤子。 ▶ 杨朔 《乱人坑》: “他们吃的是高粱面、黑豆面、芸豆面, 磨面时奸商还给带上棒子骨头、高粱帽子, 掺进沙土、木渣、树皮、山药梗子, 以及杂七杂八的东西。”
- 玉米棒子: 方言。 未脱粒的玉米果实。 ▶ 《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 “这地方要找 绍兴 坛子大的倭瓜, 棒槌壮的玉米棒子, 只怕还找得出来。” ▶ 老舍 《老张的哲学》十一: “房檐下垂着晒红的羊角椒, 阶上堆着不少长着粉色苔的玉米棒子。”
- 打一棒快球子: 比喻做事、说话直捷爽快。 ▶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三摺: “你真个不曾使他来, 这妮子不贤达!打一棒快球子, 你舍得 宋引章 , 我一发嫁你。”
- 东一筢子西一扫帚: 东一筢子西一扫帚(東一筢子西一掃帚)拼音:dōng yī pá zǐ xī yī sào zhǒu 注音:ㄉㄨㄙ ㄧ ㄆㄚˊ ㄗㄧˇ ㄒㄧ ㄧ ㄙㄠˋ ㄓㄡˇ 词语解释见“ 东一耙子西一扫帚 ”。
- 东…西…: dōng…xī…表示‘这里…那里…’的意思:~奔~跑ㄧ~张~望ㄧ~拼~凑ㄧ~倒~歪ㄧ~涂~抹ㄧ~一句,~一句。
- 东丁: 象声词。 ▶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 “ 汉嘉城 西北山麓有一石洞, 泉出其间, 时闻洞中泉滴声, 良久一滴, 清如金石。 ▶ 黄鲁直 题诗云: ‘古人题作东丁水, 自古丁东直到今。 ’” 宋 吴文英 《风入松‧寿梅壑》词: “ 湘 波山色青天外, 红香荡、玉佩东丁。” ▶ 《花月痕》第五二回: “万点秋光上画屏, 隔花环佩响东丁。”
- 东: (東)dōng ㄉㄨㄥˉ1)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方。~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流。2)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股~。~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3)姓。·参考词汇:east ·参考词汇:西东飘西荡 东南亚 东望西观 东山高卧 角巾东路 东西南北 东荡西除 东敲西逼 毛泽东思想 马首欲东 东施效颦 广东戏 东瀛 坏东西 东寻西觅 店东 东挨西撞 东家西舍 东抄西袭 河东狮子 东鸣西应 东荡西驰 东驰西骋 南金东箭 东昌纸 马耳东风 辽东 东南竹箭 辽东豕 东风化雨 东扯西拉 东床之选 东扬西荡 东郭 东摇西摆 东谈西说 指东话西 行东 朝衣东市 东扶西倒 河东狮子吼 什伍东西 佃东 说东道西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东向而望,不见西墙 东声西击 东门逐兔 东搜西罗 付诸东流 东奔西走 东猎西渔 东海鲸波 东挪西凑 东溟 东西南朔 东完西缺 江东 东箭南金 东洋 东边 东奔西跑 拆东墙,补西墙 东拼西凑 东闯西踱 齐东野语 福如东海 东风压倒西风 东扯西拽 东怒西怨 东冲西决 关东糖 东睃西望 关东 东风 抉目东门 江东父老 东奔西窜 紫气东来 东风过耳 东南之宝 东海逝波 东躲西跑 东西 东穿西撞 东厂 东京 东涂西抹 东山再起 广东音乐 东乡族 远东 东床择对 东南之美 东冲西撞 东床坦腹 东走西顾 东捞西摸 东偷西摸 东播西流 东西南北客 移东补西 东横西倒 宋玉东墙 股东 东不拉 东怨西怒 东央西告 东家效颦 东驰西击 东窗消息 东窗事发 声东击西 东野 东亚 说东谈西 数东瓜,道茄子 东道 东风射马耳 道西说东 东飘西泊 东猜西疑 河东狮吼 东躲西藏 东南 东非 东讨西征 东支西吾 东挪西借 东奔西逃 宾东 东零西散 东西南北人 东道主 山东 买东买西 东歪西倒 东观西望 东猜西揣 东拉西扯 无面目见江东父老 西颦东效 东汉 东郭先生 东撙西节 坦腹东床 东奔西撞 东食西宿 东山复起 东窗计 东欧 东挪西撮 东海捞针 东晋 东瞧西望 东佃 指东画西 东驰西撞 东遮西掩 东西易面 推东主西 东游西逛 付之东流 东差西误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东…西… 华东 东补西凑 旭日东升 东趋西步 赌东道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东海 东床佳婿 东床 东曦 东挦西撦 东掩西遮 东鳞西爪 近东 东方不亮西方亮 东闪西挪 山东快书 不识东家 指东划西 东冲西突 东周 东征西讨 东逃西窜 东道主人 东兔西乌 东经 日东月西 东流西落 东道国 东北 少东家 东风人面 东奔西向 做东 东床姣婿 东魏 失之东隅 东零西落 东方 东半球 东倒西歪 东三省 东海扬尘 东门黄犬 东邻西舍 东讨西伐 东正教 拆东墙补西墙 拆东补西 河东三箧 东投西窜 东拦西阻 东张西望 东洋车 东山之志 山东梆子 东滚西爬 东央西浼 拉东补西 拆东墙,补西墙 东张西觑 财东 东林党 东碰西撞 移东换西 指东说西 东藏西躲 东宫 东走西撞 辽东半岛 小东西 东君 东劳西燕 东风入律 东窗事犯 东床娇客 东踅西倒 河东 东方千骑 东跑西颠 避世墙东 东征西怨 东徙西迁 东迁西徙 东市朝衣 东一下西一下 东来西去 东飘西徙 东风吹马耳 闯关东 东张西张 东游西荡 中东 东部 东磕西撞 西除东荡 二房东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东南之秀 东家 东窜西跳 东捱西问 东零西碎 东砍西斫 辽东白豕 丁东 道东说西 东诓西骗 东抹西涂 西鹣东鰈 房东 东扯葫芦西扯瓢 移东就西 东胡 东床娇婿
- 东三省: Dōng Sān Shěng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总称。
其他语言
-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英语:act or speak haphazard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