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拉斯是什么意思

  用"卡拉斯"造句
  • [Callas, Maria]
    原名Cecilia Sophia Anna Maria Kalogeropoulos。
    (1923.12.2,美国 纽约州 纽约市~1977.9.16,法国 巴黎) 美国女高音。年少时搬到希腊,1939年在当地首次登台演出。1947年在维罗纳音乐节的歌剧《船女乔孔达》中演唱时崭露头角,成为国际明星。她继续在戏剧中唱重要的角色,包括普契尼的《图兰朵》、瓦格纳的《昆德里》,直到指挥家T.塞拉芬(1878~1968)说服她转以美声唱法来演唱歌剧曲目,因此声名大噪。她以表演歌唱技巧高超的角色而闻名,成功角色包括V.贝利尼的”诺尔马“、L.凯鲁比尼的”美狄亚“、G.唐尼采蒂的”卢西亚“和”安娜·波莲娜“。尽管有些评论家对她的技巧吹毛求疵,但多数人均认为她是一名优秀的花腔女高音,其音色洪亮、清晰,表演能力富有无与伦比的魅力,是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剧之星。
  • 卡拉ok:    kǎlā ōukèi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日本发明的一种音响设备,日语是‘无人乐队’的意思。它可以供人欣赏机内预先录制的音乐,还可以供人在该机的伴奏下演唱。[卡拉,日から;OK,译自英orchestra]
  • 托拉斯:    tuōlāsī①资本主义垄断组织形式之一,由许多生产同类商品或在生产上有密切关系的企业合并组成。最大企业的资本家操纵领导权,其他企业主丧失了独立性,成了按股分红的股东。托拉斯的成立,是为了垄断销售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和投资范围,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②专业公司。[英trust]
  • 卡拉扬:    [Karajan, Herbert Von](1908.4.5,奥地利 萨尔茨堡~1989.7.16,萨尔茨堡附近的阿尼弗) 奥地利指挥家。先在莫扎特纪念馆学习,然后到维也纳继续深造。他是一位钢琴奇才,1929年在乌尔姆第一次任指挥。1933年加入纳粹党,在第三帝国中他的声誉鹊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本不再被允许担任指挥,但到了1947年他开始与维也纳爱乐乐团一起录制唱片,先后共录制了大约800张唱片。由于他在纳粹时代的活动而在1955年于美国首演时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同年他继福特文格勒之后担任柏林爱乐乐团的总监。1964年起任萨尔茨堡音乐节的首席指挥直到去世。
  • 卡拉布里亚:    [Calabria]意大利南部自治区。卡拉布里亚为形状不规则的半岛,形成意大利”靴“的”脚趾“,半岛两侧分别为第勒尼安海和爱奥尼亚海。该区多山,属地震带。首府卡坦扎罗。古代为繁荣的希腊殖民地,当时称作布鲁蒂乌姆(Bruttium)。罗马人于公元前3世纪攻占此区,但后来逐渐没落。该区后归属于拜占廷帝国,改名为卡拉布里亚。后被诺曼人征服。11世纪并入那不勒斯王国。在复兴运动之前,卡拉布里亚一直是意大利共和派的大本营,在G.de加里波第率领的1860年远征之后,成为意大利的一部分。农业是加拉布里亚经济的主要支柱,但由于水土流失,耕作粗放,长期以来一直是意大利最贫困地区之一。20世纪中叶实施土地改革计划,开始种植多种经济作物。人口约2,076,000(1996)。
  • 卡拉尔大娘的枪:    卡拉尔大娘的枪 基本解释:剧本。德国布莱希特作于1937年。西班牙内战时期,某渔村青年纷纷上前线。卡拉尔大娘因丈夫在反对佛朗哥的斗争中战死而害怕战争。她把丈夫用过的枪藏起来。不料大儿子遭佛朗哥军队枪杀,卡拉尔大娘终于觉醒,立即把枪支交给弟弟和小儿子,自己也拿了一支,一起投入战斗。

相关词汇

        卡拉ok:    kǎlā ōukèi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日本发明的一种音响设备,日语是‘无人乐队’的意思。它可以供人欣赏机内预先录制的音乐,还可以供人在该机的伴奏下演唱。[卡拉,日から;OK,译自英orchestra]
        托拉斯:    tuōlāsī①资本主义垄断组织形式之一,由许多生产同类商品或在生产上有密切关系的企业合并组成。最大企业的资本家操纵领导权,其他企业主丧失了独立性,成了按股分红的股东。托拉斯的成立,是为了垄断销售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和投资范围,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②专业公司。[英trust]
        卡拉曼利斯:    [Karamanlis, Konstantinos]又作Constantine Caramanlis。(1907.3.8,马其顿 塞雷附近的普罗希~1998.4.23,希腊 雅典) 希腊首相(1955~1963、1974~1980)和总统(1980~1985、1990~199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担任过各种内阁职务(1946~1955),协助重建了被战争破坏的希腊经济。1955年当选首相,组成政府和一个新的保守党(国民激进联盟)。1960年他在塞浦路斯岛建立一个独立共和国,以缓解与英国、土耳其在这个岛上的紧张关系。1963年辞职,隐居巴黎,直到1974年被召回担任希腊首相。他把军队置于文人政权之下以恢复民主,在塞浦路斯问题上避免与土耳其发生冲突,并监督通过一部加强总统权力的新宪法。1975年举行全民公投,结果废除了君主制。1980年辞去首相职务,并当选总统。1981年协助希腊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1985年辞去总统职务,1990年再次当选。
        卡拉扬:    [Karajan, Herbert Von](1908.4.5,奥地利 萨尔茨堡~1989.7.16,萨尔茨堡附近的阿尼弗) 奥地利指挥家。先在莫扎特纪念馆学习,然后到维也纳继续深造。他是一位钢琴奇才,1929年在乌尔姆第一次任指挥。1933年加入纳粹党,在第三帝国中他的声誉鹊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本不再被允许担任指挥,但到了1947年他开始与维也纳爱乐乐团一起录制唱片,先后共录制了大约800张唱片。由于他在纳粹时代的活动而在1955年于美国首演时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同年他继福特文格勒之后担任柏林爱乐乐团的总监。1964年起任萨尔茨堡音乐节的首席指挥直到去世。
        卡拉汉:    [Callaghan, (Leonard) James](1912.3.27,英格兰 汉普郡 朴次茅斯~2005.3.26,东萨西克斯 灵默) 英国政治家。原为工会官员,1945年以工党党员身份进入国会。1964~1967年在工党政府担任财政大臣,1967~1970年任内政大臣,1974~1976年任外交大臣,1976~1979年任英国首相,是党内的温和派。曾试图遏制工会各种强烈的要求。1978~1979年发生一连串工人罢工,他的政府因议院通过不信任案而垮台。2、Callaghan, Morley (Edward) (1903.9.22,加拿大 安大略省 多伦多~1990.8.25,多伦多) 加拿大小说家、短篇小说家。1928年获法学学位但从未执律师业。他的短篇小说集颇获好评,最初辑录于《家乡的商船》(1929)。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奇怪的亡命之徒》(1928),描绘一个不能适应社会的人的毁灭,此典型人物在其后的小说中曾一再出现。后来的长篇小说作为对不公正的社会的答复,强调基督教的爱,其中包括《他们将继承全球》(1935)和《被爱的和被毁灭的》(1951,获总督奖)。《巴黎的那个盛夏》(1963),描述他与F.S.菲茨杰拉德和E.海明威之间的友谊。后期作品有《一个美丽而隐蔽的地方》(1975)和《犹大时光》(1983)。
        卡拉布里亚:    [Calabria]意大利南部自治区。卡拉布里亚为形状不规则的半岛,形成意大利”靴“的”脚趾“,半岛两侧分别为第勒尼安海和爱奥尼亚海。该区多山,属地震带。首府卡坦扎罗。古代为繁荣的希腊殖民地,当时称作布鲁蒂乌姆(Bruttium)。罗马人于公元前3世纪攻占此区,但后来逐渐没落。该区后归属于拜占廷帝国,改名为卡拉布里亚。后被诺曼人征服。11世纪并入那不勒斯王国。在复兴运动之前,卡拉布里亚一直是意大利共和派的大本营,在G.de加里波第率领的1860年远征之后,成为意大利的一部分。农业是加拉布里亚经济的主要支柱,但由于水土流失,耕作粗放,长期以来一直是意大利最贫困地区之一。20世纪中叶实施土地改革计划,开始种植多种经济作物。人口约2,076,000(1996)。
        卡拉派:    [Karaism]又称Qaraism。犹太教派别,不承认口传律法的权威性,主张一切教义和习俗都应以希伯来《圣经》为唯一根据。起源于8世纪的波斯,因为阿南·本·戴维制定了一部独立于《塔木德》之外的生活法典,故当地的追随者被称为阿南派教徒。后来这些信徒采用了希伯来文qara(意为”读“)一词而改称卡拉派人,以强调他们依靠个人对《圣经》的阅读理解。这个派别扩大到整个埃及和叙利亚,但信徒不多,还发生多次内部分裂。现在以色列仍有约1万名卡拉派教徒。
        卡拉尔大娘的枪:    卡拉尔大娘的枪 基本解释:剧本。德国布莱希特作于1937年。西班牙内战时期,某渔村青年纷纷上前线。卡拉尔大娘因丈夫在反对佛朗哥的斗争中战死而害怕战争。她把丈夫用过的枪藏起来。不料大儿子遭佛朗哥军队枪杀,卡拉尔大娘终于觉醒,立即把枪支交给弟弟和小儿子,自己也拿了一支,一起投入战斗。
        卡拉瓦乔:    [Caravaggio]原名米开朗琪罗·梅里西(Michelangelo Merisi)。(1571?米兰?~1610.7.18,托斯卡纳 埃尔科莱港) 意大利画家。11岁时成为孤儿,到米兰习画。1590年来到罗马,受到一位枢机主教的重视和庇护。1599~1603年画了一系列有关圣马太生平的作品,因而成为罗马最有名和最具争议性的画家。他打破传统描绘圣人的方式,把他们刻画得与庶民一样,十分写实,这种反传统方式赋予了诠释宗教画传统主题的新意。他使用暗色调技法,擅长运用强光黑影突出画面的主体,对比强烈,不作繁琐的细节描绘,最终形成他独特的个人风格,这也是巴罗克时期的一大特色。约1600年之后他接受了许多绘画任务,包括名画《埋葬基督》(1602~1604)和《圣母之死》(1601~1603),因为描绘圣母形象粗俗,跣足肿腹,如同一个溺死的妇人,加尔默罗会拒绝接收。他一生受到严厉批评,生活动荡,但声望和收入都在增长。1606年在一次决斗中伤人之后,从罗马逃到那不勒斯,后来辗转来到马耳他、西西里等地,在此期间仍不断作画。返回那不勒斯在一家小酒店遭人攻击受重伤。因发烧死于返回罗马的途中,当时教皇已原谅他的罪行。他对整个欧洲绘画的影响很大,众多追随者包括J.de里贝拉、H.泰尔布吕亨、G.van洪特霍斯特、A.真蒂莱斯基、S.武埃和G.de拉图尔。卡拉瓦乔《将耶稣从十字架上移下》(1602~1604),油画;现藏梵蒂冈博物馆。
        卡拉季奇:    [Karadzic, Radovan](1945.6.19,南斯拉夫 佩特尼伊察~) 波斯尼亚塞尔维亚裔政治人物。原为精神科医师,并写过诗和儿童读物。1990年参与创建“波黑塞族民主党”。1992年波斯尼亚塞尔维亚人宣布独立时出任总统。在南斯拉夫总统S.米洛舍维奇和波斯尼亚塞尔维亚军事领袖R.姆拉迪奇将军的支持下,他在波斯尼亚进行了一嘲种族净化“运动,将非塞裔人民驱逐出境。1995年被联合国战争法庭起诉,1996年被迫签下《代顿和约》,并辞去总统及党魁职位。但是,他仍在萨拉热窝外围的山中藏匿处对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境内的塞族控制区施加影响。
        卡拉马佐夫兄弟:    卡拉马佐夫兄弟 基本解释:长篇小说。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于1879-1880年。地主老卡拉马佐夫与长子为争夺情妇而势不两立;次子玩世不恭,与长兄陷入另一种爱情纠葛;私生子斯麦尔佳科夫利用他们父子之间的不和,谋杀了生父。最后长子涉嫌入狱,次子精神错乱,私生子自杀。唯有小儿子阿辽沙弃家出走,用博爱去拯救世人。
        卡拉奇:     卡拉奇拼音:kǎ lā qí 注音:ㄎㄚˇ ㄌㄚ ㄑㄧˊ 词语解释 巴基斯坦最大城市和海港,全国工商业和贸易中心。人口5103万(1981年)。曾为巴基斯坦首都。工业产值约占全国的40%,有黄麻纺织、印刷、冶金等工业。全国大部分银行的总行设此。西郊有全国第一座原子能电站。港口优良,并为重要国际航空站。真纳陵墓和海滨浴场吸引众多游人。 [Karachi]巴基斯坦南部城市。位于印度河河口西北部,濒临阿拉伯海。18世纪早期商人们来到这里时还是个小渔村。1839年被英国人占领,到1914年成为大英帝国的主要港口。1936年起为信德省省会,1947~1959年也是巴基斯坦的首都。它是巴基斯坦的主要海港和重要的工商业中心。是卡拉奇大学的所在地,也是巴基斯坦铁路系统的终端。人口约9,269,265(1998)。

其他语言

相邻词汇

  1. "卡拉奇"什么意思
  2. "卡拉季奇"什么意思
  3. "卡拉尔大娘的枪"什么意思
  4. "卡拉布里亚"什么意思
  5. "卡拉扬"什么意思
  6. "卡拉曼利斯"什么意思
  7. "卡拉汉"什么意思
  8. "卡拉派"什么意思
  9. "卡拉瓦乔"什么意思
  10. "卡拉马佐夫兄弟"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