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和悦而从容不迫地谈话。 语出《论语‧乡党》: “朝, 与下大夫言, 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 誾誾如也。”
▶ 唐 张说 《东都酺宴并序》: “将吏咸集, 佩章有序, 锵锵济济, 侃侃誾誾。”
- 侃侃: kǎnkǎn〈书〉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而谈。
- 誾誾: 1. 说话和悦而又能辩明是非之貌。 &nb...
- 誾誾侃侃: 见“ 誾誾衎衎 ”。
- 誾誾: 1. 说话和悦而又能辩明是非之貌。 ▶ 《论语‧乡党》: “朝, 与下大夫言, 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 誾誾如也。” ▶ 朱熹 集注: “誾誾, 和悦而诤也。” ▶ 刘宝楠 正义: “诤者辩论其是非也。” ▶ 唐 张说 《东都酺宴》诗序: “将吏咸集, 佩章有序, 锵锵济济, 侃侃誾誾。” ▶ 董必武 《挽陈毅同志诗》: “誾誾谈国事, 了了述边情。” 2. 盛貌。 ▶ 《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 “桂树交而相纷兮, 芳酷烈之誾誾。” ▶ 李善 注: “酷烈誾誾, 香气盛也。” 3. 犬吠声。 誾, 用同“ 狺 ”。 ▶ 唐 孟郊 《秋怀》诗之十五: “詈言不见血, 杀人何纷纷, 声如穷家犬, 吠窦何誾誾。” 4. 高大貌。 誾, 通“ 言 ”。 ▶ 唐 韩愈 《南山诗》: “誾誾树墙垣, 巘巘架库厩。” ▶ 钱仲联 集释: “ 王元启 曰: 誾誾恐取《诗‧大雅》‘崇墉言言’之义。 古字誾与言通。 ▶ 毛 传云: ‘言言, 高大也。 ’ 方成圭 《笺正》;《礼‧玉藻》: ‘二爵而言言斯。 ’注: ‘言言与誾誾同。 ’”
- 侃侃而谈: kǎn kǎn ér tán 【解释】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出处】《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示例】却从来不曾见过象这位蛮子般的那末~,旁若无人的气概。(郑振铎《桂公塘·三》)【拼音码】kket【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英文】speak with fervour and assurance【故事】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大力提倡“仁政”,并认为仁必须要以礼为规范,因此他日常的一举一动都力求按周礼去做,在家说话温和恭顺,与下大夫谈话时无所顾忌,侃侃而谈,而上大夫或国君谈话时和颜悦色,十分谦逊,严格按周礼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