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侍读是什么意思

  用"侍读"造句

  •  1.  陪侍帝王读书论学或为皇子等授书讲学。
       ▶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法从清望‧侍读》: “ 唐明皇 开元 三年七月, 敕每读史籍中有阙, 宜选耆儒博硕一人, 每日侍读。 故 马怀素 褚元量 更日入直, 此侍读之始也。”
       ▶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序》: “如 班令史 之侍读禁中而作《白虎通》, 蔡邕 之校 汉 典而作《独断》是也。”
       ▶ 清 叶廷管 《吹网录‧立忠王璵为太子》: “盖 昭成 方娠, 说 侍读东宫, 知其异事。”
     
     2.  古代官名。 为帝王、皇子讲学之官。 其职务与侍读学士略同, 然级别较其为低。
       ▶ 宋 有翰林侍读之官, 明 清 沿置翰林院侍读。 亦作为侍读学士之省称。
       ▶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 “上在东宫尝与诸侍读并 叔文 论政。”
       ▶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 “先君读 山谷 《乞猫诗》, 叹甚妙。
       ▶ 晁以道 侍读在坐。”
       ▶ 《儒林外史》第三四回: “ 迟衡山 道: ‘是那位 高老先生 ?’ 季苇萧 道: ‘是 六合 的现任翰林院侍读。 ’”参见“ 侍读学士 ”、“ 侍读博士 ”。
     
     3.  古代官名。
       ▶ 南北朝 唐 宋 诸王属官, 有侍读, 侍讲。
       ▶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 “ 梁 世有一侯, 尝对 元帝 饮谑, 自陈‘痴钝’, 乃成‘颸段’…… 元帝 手教诸子侍读, 以此为诫。”
     
     4.  古代官名。
       ▶ 清 代内阁所置官。 掌勘对本章、检校签票。 参见《清通志‧职官一》。
  • :    shì ㄕˋ1)伺候,在旁边陪着:服~。~立。~者(侍奉左右的人)。~...
  • :    (讀)dú ㄉㄨˊ1)依照文字念:~数(shù)。~经。~书。宣~。朗...
  • 侍读博士:    古代官名。    ▶ 南朝 宋 置, 授诸王经学。    ▶ 《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五年》: “侍读博士 荀诜 谏, 休茂 杀之。”    ▶ 胡三省 注: “侍读博士, 授诸王经者也。”
  • 侍读学士:      1.  官名。    ▶ 唐 始设, 初属 集贤殿 书院, 职在刊缉经籍。 后为翰林院学士之一, 职在为皇帝及太子讲读经史, 备顾问应对。    ▶ 宋 乐史 《广卓异记‧柳公权》: “ 开成 五年, 加散骑常侍出, 凡三入翰林, 为侍读学士。”    ▶ 清 戴震 《范忠贞传》: “中 顺治 壬辰进士, 由翰林院编修擢秘书院侍读学士, 迁国史院学士。”    ▶ 《官场现形记》第五八回: “ 沈中堂 一看这告奋勇的人不是别人, 正是侍读学士旗人 绅灵 , 号叫 绅筱庵 的便是。”    2.   清 代内阁所设, 掌收发本章、总稽翻译, 不以翰林出身充任。
  • 侍话:    陪从交谈。    ▶ 唐 李绰 《<尚书故实>序》: “ 绰 避难圃田, 寓居佛庙……叨遂迎尘, 每容侍话。 凡聆徵引, 必异寻常。”

相关词汇

        :    shì ㄕˋ1)伺候,在旁边陪着:服~。~立。~者(侍奉左右的人)。~...
        :    (讀)dú ㄉㄨˊ1)依照文字念:~数(shù)。~经。~书。宣~。朗...
        侍读博士:    古代官名。    ▶ 南朝 宋 置, 授诸王经学。    ▶ 《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五年》: “侍读博士 荀诜 谏, 休茂 杀之。”    ▶ 胡三省 注: “侍读博士, 授诸王经者也。”
        侍读学士:      1.  官名。    ▶ 唐 始设, 初属 集贤殿 书院, 职在刊缉经籍。 后为翰林院学士之一, 职在为皇帝及太子讲读经史, 备顾问应对。    ▶ 宋 乐史 《广卓异记‧柳公权》: “ 开成 五年, 加散骑常侍出, 凡三入翰林, 为侍读学士。”    ▶ 清 戴震 《范忠贞传》: “中 顺治 壬辰进士, 由翰林院编修擢秘书院侍读学士, 迁国史院学士。”    ▶ 《官场现形记》第五八回: “ 沈中堂 一看这告奋勇的人不是别人, 正是侍读学士旗人 绅灵 , 号叫 绅筱庵 的便是。”    2.   清 代内阁所设, 掌收发本章、总稽翻译, 不以翰林出身充任。
        侍话:    陪从交谈。    ▶ 唐 李绰 《<尚书故实>序》: “ 绰 避难圃田, 寓居佛庙……叨遂迎尘, 每容侍话。 凡聆徵引, 必异寻常。”
        侍讲学士:    官名。    ▶ 唐 始设, 初属 集贤殿 书院, 职司撰集文章、校理经籍。    ▶ 宋 时由他官之有文学者兼任, 如 邢昺 以国子祭酒为侍讲学士。 属翰林学士院。    ▶ 元 明 清 翰林院均置此职, 讲论文史, 甚为清显。
        侍赖:    犹倚仗、凭藉。 侍, 通“ 恃 ”。    ▶ 《元典章‧户部八‧洞冶》: “如今盐多是官豪势要之买有。 又有官人每根底与钱, 侍赖着官人每的气力, 做着他每的名字, 买盐的上头贵了的缘故。”
        侍讲:      1.  从师读书, 听其讲学。    ▶ 《后汉书‧卢植传》: “少与 郑玄 俱事 马融 ……女倡歌舞于前。    ▶ 植 侍讲积年, 未尝转眄, 融 以是敬之。 学终辞归。”    2.  为皇帝或太子讲学。    ▶ 《后汉书‧桓郁传》: “ 和帝 即位, 富于春秋, 侍中 窦宪 自以外戚之重, 欲令少主颇涉经学……由是迁长乐少府, 复入侍讲。”    ▶ 《后汉书‧桓荣传》: “ 荣 尝寝病, 太子朝夕遣中傅问病……后病愈, 复入侍讲。”    ▶ 《北史‧高允传》: “殿下以臣侍讲日久, 哀臣乞命耳。”    ▶ 唐 韩愈 《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 “及此年, 韦侯 为中书舍人, 侍讲六经禁中。”    ▶ 爱新觉罗‧溥仪 《我的前半生》第二章四: “ 梁鼎芬 在侍讲日记里有这样一段文字: ‘ 宣统 九年正月初七日, 庆亲王 奕劻 死。 ’”    3.  官名。    ▶ 汉 代有此称号, 以之名官则起于 魏明帝 。    ▶ 唐 始置侍讲学士, 其职为讲论文史以备君王顾问。    ▶ 宋 沿置, 并设侍讲、侍读, 皆由他官之有文学者兼任。    ▶ 元 明 清 则列为翰林院额定之官。 又 南北朝 、 唐 、 宋 诸王府, 亦有侍讲。    ▶ 唐 张九龄 《贺侍讲遍赐衣服状》: “右 高力士 宣称: 陛下亲讲读《毛诗》, 遍赐侍讲 陈希烈 三品兼衣物等。”    ▶ 《资治通鉴‧魏明帝景初三年》: “以 司马懿 为太傅…… 彦 为散骑常侍、侍讲。”    ▶ 胡三省 注: “以在 少帝 左右, 令侍讲说。 侍讲之官, 起乎此也。”    ▶ 《宋史‧职官志二》: “学士侍从有学术者为侍讲、侍读。”    ▶ 明 沈鲸 《双珠记‧僧榻传音》: “小生今年十六岁, 往京应试。 忝中第一名, 官授侍讲。”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 “京城里的窑姐们最粗最贱, 不知怎么那一班人偏要去走动……谁知里面有三个阔客: 一个是侍郎, 一个是京堂, 一个是侍讲。”
        侍郎:    shìláng古代官名。明清两代是政府各部的副长官,地位次于尚书。
        侍言:      1.  谓侍从君上, 适时进言。    ▶ 《后汉书‧袁张韩周传赞》: “ 孟侯 经博, 侍言帝幕。”    2.  传达太子言语的官员。    ▶ 《文选‧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 “侍言称辞, 敦史秉笔。”    ▶ 张铣 注: “传太子言语之官也。”
        侍酒:    侍奉饮酒。
        侍视:    侍候看护。    ▶ 《汉书‧广川惠王越传》: “ 去 , 即 缪王齐 太子也……尝疾, 姬 阳成昭信 侍视甚谨, 更爱之。”

其他语言

        侍读的韩语:(1)[명사] 시독. [남북조(南北朝)·당송(唐宋) 시대 때 제왕에게 경학(經學)을 가르친 관직[학자]] →[侍讲(1)] (2)☞[侍讲jiǎng(2)]
        侍读的俄语:pinyin:shìdú ист. придворный чтец (с дин. Сун — в составе Ханьлиньской академии)

相邻词汇

  1. "侍视"什么意思
  2. "侍言"什么意思
  3. "侍讲"什么意思
  4. "侍讲学士"什么意思
  5. "侍话"什么意思
  6. "侍读博士"什么意思
  7. "侍读学士"什么意思
  8. "侍赖"什么意思
  9. "侍郎"什么意思
  10. "侍酒"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

Last modified time:Sun, 10 Aug 2025 00:29:56 G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