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前人之作。
▶ 南朝 齐 孔稚圭 《北山移文》: “笼 张 赵 于往图, 架 卓 鲁 于前籙。”
- 前: qián ㄑㄧㄢˊ1)指空间,人面所向的一面;房屋等正门所向的一面;家...
- 箓: (籙)lù ㄌㄨˋ1)帝王自称其所谓天赐的符命之书,作为御制天下的凭证...
- 前算: 事前筹划。 ▶ 南朝 宋 谢灵运 《秋怀诗》: “夷险难豫谋, 倚伏昧前算。”
- 前筹: 1. 犹前箸。 座前的筷子。 ▶ 唐 杨巨源 《酬卢员外》诗: “ 谢傅 旌旗控上游, 卢郎 樽俎借前筹。” ▶ 宋 杨万里 《小饮俎豆颇备江西淮浙之品戏题》诗: “满盘山海眩芳珍, 未借前筹已咽津。” 2. 谓筹划。 ▶ 唐 张说 《右羽林大将军王氏神道碑》: “每至入朝奏谒, 升殿论边, 山川险易, 立成于聚米, 攻守方略, 一决于前筹。” ▶ 明 贺万祚 《周侍御行部》诗: “不独难危忧水旱, 前筹更欲请长缨。”
- 前箸: 1. 唐 殷潜之 《题筹笔驿》诗: “圜觚当分画, 前箸此操持。”参见“ 借箸 ”。 2. 进餐时座前的筷子。 ▶ 《汉书‧张良传》: “ 汉王 曰: ‘何哉?’ 良 曰: ‘臣请借前箸以筹之。 ’”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 “求借所食之箸, 用指画也。” ▶ 《汉纪‧高祖纪二》作“前箸”。 后谓为人筹画为“借箸”或“前箸”。 ▶ 唐 殷潜之 《题筹笔驿》诗: “圜觚当分画, 前箸此操持。”参见“ 借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