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典制。 ▶ 《后汉书‧张敏传》: “臣愚以为天地之性, 唯人为贵, 杀人者死, 三代 通制。” ▶ 《新五代史‧晋家人传论》: “此万世之通制, 而天下之公行也。” ▶ 宋 陈亮 《章晦文墓志铭》: “天理人情之至, 圣人所用以为天下之通制者也。” 通: tōng ㄊㄨㄥˉ1)设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风。~天。~气。...制: 1)(⑦製)zhì ㄓˋ2)规定:因地~宜。~定。~式。~宪。3)限定...通刺: 1. 出示名片以求延见。 刺, 名片。 ▶ 汉 王充 《论衡‧骨相》: “ 韩生 谢遣相工, 通刺 倪宽 , 结胶漆之交。” ▶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五: “有人长九尺, 端悦通刺, 字不可识。” 2. 通报传递来访者的姓名或名片。 ▶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挂牌延客》: “南北士大夫有经过其地, 无不愿见者, 每虞阍人不为通刺, 苟不出日, 即于门首挂一牌云: 胡存斋 在家。” 通利: 通畅, 无阻碍。 ▶ 《吕氏春秋‧开春》: “饮食居处适, 则九窍百节千脉皆通利矣。” ▶ 高诱 注: “通利, 不壅闭。” ▶ 《三国志‧魏志‧公孙渊传》“ 渊 遂自立为王”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沈 《魏书》: “ 吴 虽在远, 水道通利, 举帆便至, 无所隔限。” ▶ 明 汤显祖 《紫箫记‧下定》: “朝云暮雨, 相逢美姬;教人九窍都通利。” 通剂: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序例‧十剂》: “经曰味薄者通, 故淡味之药谓之通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