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里宁格勒的日文

发音:   "加里宁格勒"的汉语解释   用"加里宁格勒"造句

例句与用法

    更多例句:  下一页
  1. 加里宁格勒州杜马是常设国家权力机构。
  2. 加里宁格勒州成立于1945年,苏联、美国和英国在波茨坦会议上决定取消东普鲁士,其北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划归苏联。
  3. 2003 . 05 . 26加里宁格勒州是俄罗斯联邦西部最大的一个地区,外国国界和波罗的海国际水域将其与俄其他地区完全隔开了。
  4. 相比而言,欧盟东扩产生的影响比较复杂,可谓利弊交织,尤其是“加里宁格勒问题”将会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考验双方经济合作诚意。
  5. 正在与瑞典积极洽谈加里宁格勒市改造饮用水供应和污水处理系统的合资项目(瑞方投资1500万美元) ,探讨波罗的斯克和卡尔斯克鲁纳之间建立轮渡运输的可能性。
  6. 1998年,加里宁格勒市设立了丹麦荣誉领事馆,与博恩霍尔姆州签署了合作协定与计划。 1999年5月,丹麦在哥本哈根举办了列宁格勒州经济日,丹麦40名官方人士和实业界代表参加了这一活动,展出了加里宁格勒州制造商的产品。

相关词汇

其他语言

        加里宁格勒的英语:kaliningrad
        加里宁格勒的法语:kaliningrad
        加里宁格勒的韩语:칼리닌그라드
        加里宁格勒的俄语:pinyin:jiālǐnínggélè г. Калининград (Россия)
        加里宁格勒的阿拉伯语:تصنيف:كالينينغراد; كالينجراد; كالينينغراد; كَالِينِينْغْرَاد;
        加里宁格勒的印尼文:kaliningrad;
        加里宁格勒什么意思:[Kaliningrad] 旧称柯尼斯堡(Konigsberg)。 俄罗斯西部城市,位于普列戈利亚河畔。建于1255年,名为柯尼斯堡,是普鲁士公国(后来的东普鲁士)的首都。1724年合并邻近的城市洛本尼希特和克内波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苏军毁坏,后成为苏联的领土。1946年重建,改名加里宁格勒。它是加里宁大学的所在地,也是康德的出生地。人口约419,000(1995)。

相邻词汇

  1. "加酸水解"日文
  2. "加里"日文
  3. "加里 (印第安纳州)"日文
  4. "加里东棕"日文
  5. "加里克法"日文
  6. "加里宁格勒州"日文
  7. "加里恩努斯"日文
  8. "加里斯都一世"日文
  9. "加里波利之战"日文
  10. "加里波第"日文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日本語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