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论的近义词
相关词汇
- 侨: (僑)qiáo ㄑㄧㄠˊ1)寄居在外地,寄居在外国:~居。~胞。~民。...
- 论: (論)lùn ㄌㄨㄣˋ1)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断。~点。~辩。~据。...
- 侨资: 侨资拼音:qiáo zī 注音:ㄑㄧㄠˊ ㄗㄧ 词语解释◎ 侨资 qiáozī[overseas Chinese capital] 指华侨的投资
- 侨装: 1. 行装;旅服。 ▶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白马篇》诗: “侨装多阙绝, 旅服少裁缝。” 2. 谓穿上行装。 ▶ 唐 李白 《送黄锺之鄱阳谒张使君序》: “而 黄公 因访古迹, 便从贵游, 乃侨装撰行, 去国遐陟。” ▶ 王琦 注: “侨装, 谓客行之装;撰行, 谓定行日。” 3. 乔装;假扮。 ▶ 《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 “ 祖大寿 约以 锦州 献, 多尔衮 与 阿巴泰 等以兵四千, 侨装从 大寿 作溃奔状, 袭 锦州 。”
- 侨躆: 谓运转轻捷自如。 侨, 通“ 趫 ”。 ▶ 汉 扬雄 《太玄‧告》: “天强健而侨躆, 一昼一夜自复而有馀。” ▶ 范望 注: “天行健也。 侨躆, 犹动作也。” ▶ 《说文‧人部》“侨, 高也” 清 朱骏声 通训: “侨, 假借为乔……又为趫, 《太元‧告》‘天僵健而侨躆’。”
- 侨胞: qiáobāo侨居国外的同胞。
- 侨郡: 侨置的郡邑。 ▶ 《南史‧王玄谟传》: “ 雍 土多诸侨寓, 玄谟 上言, 所统侨郡无有境土, 新旧错乱, 租课不时, 宜加并合。” ▶ 《北史‧寇赞传》: “进赞爵 河南公 , 加安南将军, 领南蛮校尉, 仍刺史, 分 洛 、 豫 二州之侨郡以益之。” ▶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册第四章第一节: “ 幽 冀 等州的侨人没有设立侨州, 只有侨郡、侨县。”参见“ 侨置 ”。
- 侨肸: 指 春秋 郑 大夫 公孙侨 ( 子产 )和 晋 大夫 羊舌肸 ( 叔向 )。 二人友善, 并以才智见誉于当世。 ▶ 明 张煌言 《答赵安抚书》: “不佞与执事辈从容 羊 陆 之交, 往来 侨 肸 之好。”后用以借称哲人贤士。 ▶ 三国 蜀 诸葛亮 《与兄瑾书》: “ 殷 德嗣 秀才, 今之 侨 肸 者也。”
- 侨鄙: 鄙俚造作。 侨, 同“ 乔 ”。 ▶ 清 龚自珍 《六经正名答问》二: “《释训》一篇, 最冗, 最诞, 最侨鄙, 最不词, 如 夹漈 言。”
- 侨置: 六朝 时南北分裂, 战乱频仍, 诸朝遇有州郡沦陷敌手, 则往往暂借别地重置, 仍用其旧名, 称为“侨置”。 ▶ 《晋书‧地理志上》: “ 元帝 渡江, 亦侨置 司州 于 徐 , 非本所也。” ▶ 《宋书‧州郡志一》: “自夷狄乱华, 司 、 冀 、 凉 、 青 、 并 、 兖 、 豫 、 幽 、 平 诸州一时沦没, 遗民南渡, 并侨置牧司, 非旧土也。” ▶ 清 毕沅 《<晋书地理志新补正>序》: “夫 晋 世版舆, 上承 三国 之瓜分, 下值 南朝 之侨置。”
- 侩: (儈)kuài ㄎㄨㄞˋ1)以拉拢买卖,从中获利为职业的人:市~(亦指唯利是图,庸俗可厌的人)。牙~(指介绍买卖以取得佣金的中间人)。牙侩 市侩 驵侩 文侩
- 侨终蹇谢: 郑国 子产 (名 侨 )与 秦国 蹇叔 俱为 春秋 时名贤。 因以“侨终蹇谢”称贤者之死。 ▶ 《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 “岂唯 侨 终 蹇 谢, 兴谣辍相而已哉!” 吕延济 注: “ 侨 、谓 子产 也; 蹇 , 谓 蹇叔 也;终、谢, 皆死也。 ▶ 子产 死, 郑 人兴歌曰: ‘我有子弟, 子产 诲之;我有田畴, 子产 殖之。 ▶ 子产 而死, 谁其嗣之?’此则兴谣也。 ▶ 秦 相 蹇叔 死, 秦 人皆辍舂而思忆之。 相, 送杵声也。”
其他语言
- 侨论什么意思:借论。 ▶ 王闓运 《桂阳州志序》: “述 徐善述 传, 侨论治道, 如火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