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矜细行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不注重小事小节。
- 不矜 不骄傲;不夸耀。 ▶ 《书‧大禹谟》: “汝...
- 细行 1. 小节;小事。  ...
- 不矜 不骄傲;不夸耀。 ▶ 《书‧大禹谟》: “汝惟不矜, 天下莫与汝争能。” ▶ 孔 传: “自贤曰矜。” ▶ 《后汉书‧胡广传》: “不矜其能, 不伐其劳。” ▶ 唐 韩愈 《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王公神道碑铭》: “秩秩而积, 涵涵而停, 韡为华英, 不矜不盈。”
- 细行 1. 小节;小事。 ▶ 《书‧旅獒》: “不矜细行, 终累大德。” ▶ 孔 传: “轻忽小物, 积害毁大, 故君子慎其微。” ▶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 “观古今文人, 类不护细行, 鲜能以名节自立。” ▶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 “﹝ 淳于棼 ﹞嗜酒使气, 不守细行。” ▶ 清 赵翼 《消闲》诗: “居今敢便忘稽古, 细行何能受大名。” ▶ 朱光潜 《资禀与修养》: “在甲重人格(日常的)中一个人尽管不矜细行, 在乙重人格(文艺的)中他却谨严真诚。” 2. 便服出行。 ▶ 《三国志‧蜀志‧谯周传》: “﹝ 汉光武帝 ﹞在 洛阳 , 尝欲小出, 车驾已御, 铫期 谏曰: ‘天下未宁, 臣不愿陛下细行数出。 ’即时还车。”
- 不矜不伐 bù jīn bù fá 【解释】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出处】《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示例】自觉笔势如群山起伏,连绵不断而一气呵成,说理极其酣畅,而文气~,颇为动听。(高阳《清宫外史》上册)【拼音码】bjbf【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谦虚谨慎
- 不护细行 不注意小节。语本《书·旅獒》:“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 不拘细行 不拘小节。
- 末节细行 谓无关大体的细小行为。
- 不矜而庄 不矜而庄 基本解释:矜:自尊自大;庄:庄重。不自养自大而显得庄重。
- 不矜不盈 不矜不盈 基本解释:矜:矜持,拘谨;盈:多余,过分。不矜持,不过分。形容态度把握有分寸。
- 不知丁董 bù zhī dīng dǒng 【解释】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出处】清·赵翼《陔余丛考·成语》:“曹操既擒吕布,欲缓其缚。刘备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太师乎?’”【拼音码】bzdd
- 不知不觉 bù zhī bù jué 【解释】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出处】明·赵弼《两教辨》:“遂使昏愚之徒,听其妖诞,舍正从邪,醉生梦死,不知不觉。尧舜三代以前,未闻有此教。”【示例】他的残忍和狠毒,时而~地在老人面前显露出来。(曹禺《王昭君》第二幕)【拼音码】bzbj【灯谜面】瞎子打瞌睡【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无意识的【英文】unconsciously
- 不知不识 不知不识 拼音: bú zhī bú shí 简拼: bzbs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法: 解释: “不知不识”指知识不多。旧喻民风淳朴。 出处: 例子: 谒后语: 谜语:
- 不瞽不聋 见“不痴不聋”。
- 不知世务 bù zhī shì wù 【解释】不知道当代的情势。【出处】汉·桓宽《盐铁论·论儒》:“孟子守旧术,不知世务。”【拼音码】bzsw
- 不瞬 不眨眼。 ▶ 《列子‧汤问》: “ 纪昌 者, 又学射于 飞卫 。 ▶ 飞卫 曰: ‘尔先学不瞬, 而后可言射矣。 ’” 清 王韬 《淞隐漫录‧莲贞仙子》: “ 丽娥 声尤清彻, 脆堪裂帛, 响遏行云, 生尤为击赏, 频回顾之, 注目不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