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究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1. 参验考究。
▶ 宋 苏轼 《录进单锷吴中水利书》: “三者之论, 未尝参究, 得之既不详, 攻之则易破。”
▶ 元 刘埙 《隐居通议‧理学一》: “虽二教之说, 诞幻无实, 然参究互考亦惟一悟耳。”
▶ 明 李贽 《答耿司寇书》: “今不于不可用力处参究, 而唯欲于致力处着脚, 则已失 孔 孟 不传之秘矣。”
2. 弹劾查究。
▶ 《金瓶梅词话》第九五回: “本当参治你这狗官, 且饶你这遭, 下次若再有犯, 定行参究。”
▶ 《清史稿‧圣祖纪三》: “九卿议王贝勒差人出外, 查无勘合, 即行参究。”
- 参 (參)cān ㄘㄢˉ1)加入在内:~加。~与。~政。~赛。~议。2)相...
- 究 jiū ㄐㄧㄡˉ1)推求,追查:研~。推~。讲~。追~。深~。有案必~...
- 参管 参与掌管。 ▶ 《新五代史‧郭崇韬传》: “ 崇韬 为副使。 中门之职, 参管机要。”
- 参稽 参酌稽考;对照查考。 ▶ 《荀子‧解蔽》: “疏观万物而知其情, 参稽治乱而通其度。” ▶ 宋 叶适 《进故事》: “盖当是时王道虽衰而未息, 其君臣相与议论, 尚能参稽于义理之初, 而未尽埋没于事为之末故也。” ▶ 《明史‧文苑传一‧徐一夔》: “是以前局之史, 既有十三朝《实录》, 又有此书可以参稽。” ▶ 汪辟疆 《<莺莺传>校录按语》: “兹全录于后, 俾便参稽云。”
- 参縒 同“参2差”。 纷乱, 不齐。
- 参秽 参杂亵渎。 ▶ 《晋书‧苻坚载记下》: “ 道安 毁形贱士, 不宜参秽神舆。”
- 参纂 参加编纂。 ▶ 《新唐书‧儒学传上‧敬播》: “时 颜师古 、 孔颖达 撰次 隋 史, 诏 播 诣秘书内省参纂。”
- 参秉 参与执掌。 ▶ 《旧唐书‧宦官传序》: “内则参秉戎权, 外则监临藩岳。”
- 参综 参与总揽。 ▶ 《晋书‧温峤传》: “拜侍中, 机密大谋皆所参综。” ▶ 《晋书‧殷浩传》: “复为建武将军、 扬州 刺史, 遂参综朝权。”
- 参禅 cānchán佛教徒静坐冥想领会佛理叫参禅:~悟道。
- 参缀 1. 参与附缀。 意谓追随。 ▶ 宋 秦观 《送平仲学士》诗: “南宫参缀端如梦, 东观分携空复情。” 2. 参酌连缀。 ▶ 郭沫若 《历史人物‧屈原研究》: “经我把它们参缀起来, 才成了全文。”
- 参礼 犹参拜。 ▶ 《水浒传》第八五回: “ 宋江 先取信香炉中焚爇, 参礼了八拜, 便呼 花荣 等六个头领, 俱各礼拜已了。” ▶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入道》: “连日到施主人家修斋, 不曾上殿参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