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神定魄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ān shén dìng pò
【解释】安:安定,安稳;魄:魂魄。指安定心神,稳定神智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1回:“自服了安神定魄之剂,连进了数次粥汤,被众人扶入寝室,一夜稳睡。”
【示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5回:“王夫人去后,贾母叫鸳鸯找些~的药,按方吃了。”
【拼音码】asdp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指稳定情绪
- 安神 ān shén使心神安定。
- 定 dìng ㄉㄧㄥˋ1)不动的,不变的:~额。~价。~律。~论。~期。~...
- 魄 pò ㄆㄛˋ1)指依附形体而存在的精神:魂~。丢魂落~。魂飞~散。2)...
- 神定 谓心神安定。 ▶ 《新唐书‧杨元琰传》: “生数岁未言, 相者视曰: ‘语迟者神定, 必为重器。 ’”
- 安魂定魄 ān hún dìng pò 【解释】魂、魄:人的灵气、精神。指使人心安定。【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三十四出:“不寻常,安魂定魄赛过反精香。”【拼音码】ahdp
- 凝神定气 níngshén-dìngqì[concentrate one's attention] 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 安祥 安详稳重。 ▶ 明 唐顺之 《彭翠岩处士墓表》: “处士有子 澄 始举于乡, 今为 永州府 推官。 配 晏孺人 , 状以为安祥雍肃, 能助处士之不逮者也。”
- 安祥恭敬 安祥恭敬 基本解释:古时指教育儿童应注意的四点:安定而不轻躁,详审而不疏率,表现要谦恭,心里要有所敬畏。
- 安石榴 即石榴。 因产自古 安息国 , 故称。 ▶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六: “ 张骞 使西域还, 得大蒜、安石榴、胡桃、蒲桃。” ▶ 宋 张孝祥 《蝶恋花‧送刘恭父》词: “安石榴花, 影落红栏小。”参见“ 石榴 ”。
- 安祯 平安吉祥。 ▶ 前蜀 杜光庭 《温江县招贤观众斋词》: “上扶社稷, 配天地以安祯;仰赞圣躬, 同日月而辉焕。”
- 安矢 柔缓的箭。 ▶ 《周礼‧考工记‧弓人》: “丰肉而短, 宽缓以荼, 若是者为之危弓, 危弓为之安矢。” ▶ 贾公彦 疏: “丰肉宽缓, 是不足, 则危弓济之, 危弓为赢, 则以安矢损之。”参见“ 安弓 ”。
- 安禄 安享俸禄。 ▶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二》: “其日月五星行次, 皆只据小历所算躔度誊奏, 不曾占候, 有司但备员安禄而已。”
- 安矜 安详稳重。 ▶ 《吕氏春秋‧不屈》: “人有新取妇者, 妇至, 宜安矜烟视媚行。”
- 安睡 ānshuì安静地睡觉;安歇;夜深了,人们都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