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然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1. 洒脱貌。
▶ 《新唐书‧文艺传上‧袁朗》: “ 后主 闻其才, 诏为《月赋》一篇, 洒然无留思。”
2. 畅快貌。
▶ 宋 曾巩 《送刘医博》诗: “洒然沉疴一日解, 始免未老为枯骸。”
▶ 宋 杨万里 《晨炊白升山》诗: “千峰为我旋生妍, 我为千峰一洒然。”
3. 了然而悟。
▶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上: “ 房 遂洒然, 方记其为僧时, 永公 即 房 之前身也。”
▶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 “ 渊明 诗云: ‘形迹凭化往, 灵府长独闲。 ’说得更好。 盖其自 彭泽 赋归之后, 洒然悟心为形役之非, 故其言如此。”
▶ 明 方孝孺 《与楼希仁书》: “能言者声和而音雅, 词切而义明, 理约而不乱, 端多而不复, 听之使人洒然不倦。”
II
1. 寒冷貌。
▶ 《素问‧风论》: “风者善行而数变, 腠理开则洒然寒, 闭则热而闷。”
▶ 宋 范仲淹 《鄠郊友人王君墓表》: “时也天地人物, 洒然在冰壶之中。”
2. 肃敬貌。
▶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是日观 范雎 之见者, 群臣莫不洒然变色易容者。”
▶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 “洒, 先典反。”
▶ 宋 苏轼 《黄州上文潞公书》: “伏读洒然, 知其不肖之驱, 未死之闲, 犹可以洗濯磨治, 复入于道德之场, 追 申徒 而谢 子产 也。”
▶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 “ 刘 始大悟, 不觉洒然曰: ‘君去固自得矣, 将无使吾为忘筌忘蹄之人哉。 ’”
3. 整齐貌。
▶ 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 “窗楞西向, 户榻洒然, 室不大而洁。”
III
惊异貌。
▶ 《庄子‧庚桑楚》: “ 庚桑子 之始来, 吾洒然异之。”
- 洒 (灑)sǎ ㄙㄚˇ1)使水或其他东西分散地落下:~水。~扫。~泪。2)...
- 然 rán ㄖㄢˊ1)对,是:~否。不~。不以为~。2)以为对,答应,信守...
- 洒爽 犹飒爽。 潇洒矫健。 ▶ 《红楼梦》第十四回: “越显得 凤姐 洒爽风流, 典则俊雅, 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了。”
- 洒濯 洗涤。 ▶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在上位者洒濯其心, 壹以待人。” ▶ 唐 陆贽 《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 “为人上者, 当辨察兹理, 洒濯其心, 奉三无私, 以壹有众。”
- 洒狗血 sǎgǒuxiě(戏曲演员)脱离情节而卖弄滑稽、武艺或做其他过火的表演。
- 洒笔 犹挥毫。 用毛笔书写或绘画。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洒笔以成酣歌, 和墨以藉谈笑。” ▶ 唐 李白 《酬张司马赠墨》诗: “今日赠余《兰亭》去, 兴来洒笔 会稽山 。”
- 洒涕 洒泣, 挥泪。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六郎》: “听村鸡既唱, 洒涕而别。”
- 洒签 古代公堂上主审官对犯人动刑时, 从公案上抽出竹签抛掷于地, 以示令出。 ▶ 《儒林外史》第三二回: “廪生, 一来中的多, 中了就做官。 就是不中, 十几年贡了, 朝廷试过, 就是去做知县、推官, 穿螺蛳结底的靴, 坐堂, 洒签, 打人。”洒, 一本作“ 洒 ”。
- 洒涂 犹洒道。
- 洒线 指绣花衣服。 ▶ 《醒世姻缘传》第六五回: “这 顾 家的洒线是如今的时兴, 每套比寻常的洒线衣服贵着二两多银哩。”
- 洒海剌 古代西域所产的一种毛织物。 ▶ 明 文震亨 《长物志‧衣饰》: “﹝禅衣﹞以洒海剌为之, 俗名琐哈剌, 盖番语不易辨也。 其形似胡羊毛片, 缕缕下垂, 紧厚如毡, 其用耐久, 来自西域, 闻彼中亦甚贵。”洒, 一本作“ 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