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文缛节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fán wén rù jié
【解释】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出处】清·魏源《治篇十一》:“以繁文缛节为足黼太平。”
【示例】办事要讲求实效,不要那么多~。
【拼音码】fwrj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分句;含贬义,比喻烦琐、多余
【英文】red tape
- 繁文 fánwén(1)[unnecessary formalities]∶...
- 缛节 繁琐的细节。 ▶ 清 钮琇 《觚剩‧逍遥...
- 虚文缛节 虚伪的礼数,繁琐的仪节。
- 繁文缛礼 谓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亦比喻其他繁琐多馀的事项。
- 缛节 繁琐的细节。 ▶ 清 钮琇 《觚剩‧逍遥居士》: “二 戴 、大小 夏侯 , 各师其传, 然不越天下国家、朝会燕飨、嘉劳赠答、仪文缛节。”
- 繁文 fánwén(1)[unnecessary formalities]∶烦琐的礼仪繁文缛节(2)[unnecessary words]∶繁复的文辞删除繁文
- 简节繁文 《礼记‧乐记》: “嘽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 而民康乐。”后因以“简节繁文”指多文采而节奏舒缓, 使民康乐的音乐。 ▶ 唐 司空图 《成均讽》: “非简节繁文之制, 不用于明庭;非崇严煦育之姿, 不传于委巷。”
- 繁文末节 见“繁文缛礼”。
- 烦文缛礼 繁琐而不必要的礼节。
- 虚文缛礼 同“虚文缛节”。
- 繁旉 繁旉拼音:fán fū 注音:ㄈㄢˊ ㄈㄨ 词语解释繁密铺陈。 康有为 《<日本杂事诗>序》:“吾友 嘉应 黄观察 公度 ,壮使 日本 ,为《日本杂事诗》,似续是义,窈窕其思,娟嫮其辞,条树繁旉,华叶舒铺,文用互殊,纲目列臚,可诵可娱。”
- 繁无 犹繁庑。 ▶ 宋 朱长文 《乐在人和不在音赋》: “小则草木之繁无, 大则穹壤之充盈。”
- 繁昌 1. 繁荣昌盛。 ▶ 《后汉书‧阴识传》: “ 子方 常言‘我子孙必将强大’, 至 识 三世而遂繁昌。” ▶ 唐 元稹 《告赠皇祖祖妣文》: “户部绩绍, 传于 魏州 , 薀郁懿粹, 族用繁昌。” ▶ 巴金 《醉》: “我们所看见的只有人类的繁昌, 并没有个人的生亡。” 2. 茂盛。 ▶ 前蜀 杜光庭 《邛州刺史张太博敬周为鹤鸣化枯柏再生修金籙斋词》: “其为嘉瑞, 实冠古先, 有以见天枝地叶之繁昌, 圣寿宝图之永远。” ▶ 元 揭傒斯 《京城闲居杂言》诗之六: “榆柳虽弱质, 生植益繁昌。”
- 繁星 fánxīng多而密的星星:~点点 ㄧ~满天。
- 繁数 频繁。 ▶ 《韩诗外传》卷一: “税赋繁数。” ▶ 《后汉书‧宦者传‧吕强》: “案法当贵而今更贱者, 由赋发繁数, 以解县官, 寒不敢衣, 饥不敢食。” ▶ 《资治通鉴‧晋穆帝升平二年》: “时 燕 调发繁数, 官司各遣使者, 道路旁午, 郡县苦之。” ▶ 《清史稿‧礼志七》: “旧例百官每月十一朝, 似太繁数。”
- 繁晦 繁杂而隐晦。 ▶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史姓韵编>序》: “夫史之大忌, 文繁事晦;史家列传, 自 唐 宋 诸史, 繁晦至于不可胜矣。”
- 繁扰 繁杂纷扰。 ▶ 《南史‧江秉之传》: “政事繁扰, 讼诉殷积。” ▶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 “作闲静诗易, 作繁扰诗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