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欲仙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piāo piāo yǚ xiān
【解释】飘飘然将要飞升成仙。比喻人的神态、动作轻盈飘忽如同神仙,也形容人的感受轻松爽快、沾沾自喜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到了次日,老残起来,见那天色阴得很重,西北风虽不甚大,觉得棉袍子在身上有飘飘欲仙之致。”
【示例】朱自清《一封信》:“那时我真脱却人间烟火气而~了。”
【拼音码】ppyx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英文】on wings
- 飘飘 1. 风吹貌。 ...
- 欲 yù ㄩˋ1)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念。~望。~火。...
- 仙 xiān ㄒㄧㄢˉ1)神话中称有特殊能力、可以长生不死的人:~人。~女...
- 飘飘 1. 风吹貌。 ▶ 晋 陶潜 《与殷晋安别》诗: “飘飘西来风, 悠悠东去云。” ▶ 唐 韩愈 《丰陵行》: “清风飘飘轻雨洒, 偃蹇旗旆卷以舒。” 2. 飞扬貌。 ▶ 汉 张衡 《西京赋》: “度曲未终, 云起雪飞。 初若飘飘, 后遂霏霏。” ▶ 南唐 冯延巳 《春光好》词: “飘飘轻絮满南园, 墙下草芊眠。” ▶ 元 张埜 《水龙吟‧咏游丝》词: “落花天气初晴, 随风几缕来何处。 飘飘冉冉, 悠悠扬扬, 欲留还去。” 3. 飞翔貌。 ▶ 《文选‧潘岳<秋兴赋>》: “蝉嘒嘒而寒吟兮, 雁飘飘而南飞。” ▶ 李善 注: “飘飘, 飞貌。” ▶ 唐 李咸用 《投所知》诗: “谁能借与抟扶势, 万里飘飘试一飞。” ▶ 宋 王安石 《春从沙碛底》诗: “万里卜凤凰, 飘飘何时至?” 4. 轻盈舒缓, 超尘脱俗的样子。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 相如 既奏《大人之颂》, 天子大说, 飘飘有淩云之气, 似游天地之闲意。” ▶ 宋 王安石 《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 “飘飘凌云意, 强御莫能慑。” ▶ 宋 苏轼 《前赤壁赋》: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 清 刘大櫆 《<皖江酬唱集>序》: “璨璨乎珠玉之辉, 飘飘乎云霞之态。” ▶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五: “﹝ 韩老六 ﹞把 杨老疙疸 灌得手脚飘飘, 不知铁锹有几个齿了。” 5. 形容动荡不安、不平静。 ▶ 《隋书‧文学传‧孙万寿》: “如何载笔士, 翻作负戈人。 飘飘如木偶, 弃置同刍狗。” ▶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 “波澜飘飘, 风雨任运推转, 何必越性干祈。” ▶ 宋 曾巩 《寄孙正之》诗: “貌癯心苦气飘飘, 长饿空林不可招。” 6. 漂泊貌。 形容行止无定。 ▶ 晋 陆机 《从军行》: “苦哉远征人, 飘飘穷四遐。” ▶ 唐 刘长卿 《睢阳赠李司仓》诗: “飘飘 洛阳 客, 惆怅 梁园 秋。” ▶ 明 王云凤 《送客》诗: “云气溟蒙雨欲丝, 飘飘游子别离时。” 7. 迅疾貌, 倏忽貌。 ▶ 《淮南子‧兵略训》: “与飘飘往, 与忽忽来, 莫知其所之。” ▶ 元 刘伯亨 《朝元乐》套曲: “飘飘四季过, 迢迢一年矣。” ▶ 明 何景明 《暮春》诗: “飘飘岁月此双燕, 渺渺江湖聊一槎。” 8. 形容思想、意趣高远。 ▶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 “志飘飘焉, 嶢嶢焉, 似若狭六合而隘九州。” ▶ 北周 庾信 《谢赵王示新诗启》: “落落词高, 飘飘意远。 文异水而涌泉, 笔非秋而垂露。” ▶ 宋 王安石 《次韵酬陆彦回》: “款款故情初未憖, 飘飘新句总堪传。” 9. 形容遥远、久远。 ▶ 三国 魏 徐干《室思诗》: “浮云何洋洋, 愿因通我词, 飘飘不可寄, 徙倚徒相思。” ▶ 明 何景明 《送望之赴汶上》诗之二: “宾朋半海内, 弟妹各天涯。 驻马临岐处, 飘飘独望家。”
- 浮飘飘 不踏实。 ▶ 《官场现形记》第二五回: “ 贾大少爷 因四处已用去银子三万两, 虽然都得见面, 然而都是浮飘飘的, 究竟如何栽培, 毫无把握。”
- 虚飘飘 xūpiāopiāo(~的)形容飘飘荡荡不落实的样子:喝了点酒,走路觉得两腿~的。
- 轻飘飘 qīngpiāopiāo(的)①形容轻得像要飘起来的样子:垂柳~地摆动。②(动作)轻快灵活;(心情)轻松、自在:他高兴地走着,脚底下~的。
- 飘飘然 piāo piāo rán① 轻飘飘的,好像浮在空中:喝了几杯酒,脚下不觉有些~。②形容很得意:听了几句奉承话,他不由得~起来。
- 飘飘拽拽 形容飘拂拖带的样子。 ▶ 《红楼梦》第一○九回: “﹝ 妙玉 ﹞拴着秋香色的丝绦;腰下系一条淡墨画的白绫裙;手执麈尾、念珠。 跟着一个侍儿, 飘飘拽拽的走来。”
- 飘飘漾漾 飘飞貌。 ▶ 刘半农 《瓦釜集‧第三歌》: “同看仔一个油火虫虫飘飘漾漾过池塘。”
- 飘飘艳艳 形容女子体态轻盈优美。 ▶ 《红楼梦》第一百回: “又想起那年唱戏做的 嫦娥 , 飘飘艳艳, 何等风致!”
- 飘飘摇摇 飘飘摇摇 基本解释:物体在空中随风漂浮摇动。
- 飘马儿 在菜或汤上放的少许用以调味或搭配颜色的小菜等。 ▶ 《红楼梦》第六一回: “﹝鸡蛋﹞通共留下这几个, 预备菜上的飘马儿, 姑娘们不要, 还不肯做上去呢。”
- 飘飖 piāo yáo同‘飘摇’。
- 飘骤 暴风骤雨。 ▶ 《素问‧五常政大论》: “其变震惊, 飘骤崩溃。” ▶ 王冰 注: “飘骤, 暴风雨至也。” ▶ 南朝 梁 范缜 《神灭论》: “欻而生者, 飘骤是也;渐而生者, 动植是也。” ▶ 宋 范成大 《夜泊湾舟大风雨未至衡州一百二十里》诗: “有顷飘骤过, 滩声独鸣哀。”
- 飘飒 飘落。 ▶ 明 杨珽 《龙膏记‧诉因》: “叹碧桃无主, 果然是任东风到处飘飒。” ▶ 清 姚鼐 《暑怀》诗: “飞雨遂飘飒, 坠叶亦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