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速尾旋造句

例句与造句

  1. 下降,这种危险的飞行状态就是失速尾旋
  2. 史上战机的大迎角失事,约90%都是进入失速尾旋造成的。
  3. 当时只有他在“米格-21比斯”(Y)飞机上飞过大迎角、失速尾旋试飞等世界航空界公认的高难度科目,填补了我国航空事业的空白。
  4. 1954年起,顾诵芬先后承担歼教1型和歼教6型喷气式教练机的气动设计工作,在国内首创两侧进气方案,抓住初级教练机失速尾旋特点,通过计算机翼环量分布,从优选择了机翼布局。
  5. 失速尾旋:飞机在正常状态飞行中,因为气流的干扰或其他原因突然上仰,而且超过了临界迎角,飞机便会突然失去速度,造成缺少足够的升力,无法保持正常的飞行状态,形成可怕的难以控制的自转。
  6. 失速尾旋造句挺难的,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7. 笔者推测,歼教-6虽然老旧,但各种特性均已为我所掌握,这对于检验电传飞控系统是有利的;而歼教-7性能虽好,且机翼特点更接近现代战机,但我们恰恰没有掌握三角翼飞机的尾旋特性(直至1990年代末才突破三角翼飞机失速尾旋理论)。
  8. 1966年6月8日,在一场为了拍摄空中定装照而进行的紧密编队飞行中,XB-70A二号机与随的一架F-104N战斗机过于接近而发生了空中相撞意外,F-104N随即发生爆炸,飞行员乔?渥克当场死亡,而XB-70被撞掉左侧垂尾后陷入无法控制的失速尾旋中,最后于加州巴斯托北方的沙漠里坠毁,XB-70的副驾驶卡尔?克罗斯都在意外中丧生,而XB-70的正驾驶艾尔?怀特却幸运地弹射跳伞成功,保住一命。
  9. 1956年,设计“歼教Ⅰ”飞机突破机头进气型式,在国内首创两侧进气方案,为该机一次设计成功作出重大贡献;“歼教六”飞机的设计抓住初级教练机失速尾旋特点,通过计算机翼环量分布,从优选择了机翼布局;消化吸收国外机种的技术,利用国内条件,创立超音速飞机气动设计程序和计算方法;对“歼八”飞机的设计,解决了方向安定性和排除抖振等重大技术关键,确保了飞机定型,其性能全部优于原准机。

相关词汇

  1. "失速试验"造句
  2. "失速速度"造句
  3. "失速特性"造句
  4. "失速条"造句
  5. "失速条件"造句
  6. "失速尾翼"造句
  7. "失速下降"造句
  8. "失速性能"造句
  9. "失速延迟"造句
  10. "失速迎角"造句
电脑版繁體版English日本語

Copyright © 2023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