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电话号码 繁體版 English Francais日本語
登录 注册

栗粟造句

造句与例句手机版
  • 主要居住民族有彝、白、栗粟族等。
  • 在唐代称为“栗粟”。
  • 该小区以汉族为主,有447人,傣、栗粟族4人。
  • 该村以汉族、景颇族为主(是傣、栗粟族混居地)。
  • 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汉族147人,栗粟族5人,其他民族5人。
  • 境内济宁、金乡沿河15州县发生水灾,克缵请折漕栗粟救济灾民。
  • 该村以彝族、汉族、栗粟族为主,其中彝族983人,汉族218人,栗粟族14人。
  • “明《景泰云南图书志》载:“有名栗粟者……常带药箭弓弩,猎取禽兽”。
  • 该村以汉族为主(是景颇族、栗粟族混居地),其中汉族2389人,景颇族412人,栗粟族202人。
  • 栗粟”一词,最早见于公元8世纪唐樊绰《蛮书》卷四的“栗粟两姓蛮”,即傈僳族。
  • 栗粟造句挺难的,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 该村目前正在发展核桃、板栗粟、金竹等经济林果和杉木、松树等用材林等后续特色产业。
  • 栗粟两姓蛮,即当时还未形成统一的部落组织,尚以狩猎采集生活为主,还未进入农业社会。
  • 该村以彝族、栗粟族为主(是彝族、栗粟族混居地),其中彝族754人,栗粟族132人,其他民族30人。
  • 《南诏野史》载:“力些,即栗粟,……尤善弩,每令其妇负小木盾前行,自后射之,中盾而不伤妇”。
  • 3世纪以后,傈僳族先民与其他民族先民不断向西南迁徙融合,到公元8世纪,在今天云南西北地区出现了“栗粟”的部落。
  • 作为民族自称音译的“傈僳”二字,历史上曾有“栗粟”、“力苏”、“傈僳”、“力些”、“力梭”、“黎苏”、“俚苏”等不同写法。
  • 杨家场村世居景颇、栗粟两种少数民族,至今保留着古老的风俗习惯,热情大方,建筑、生产、生活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其中老缅城自然村与缅甸棒线接壤。
  • 2006年全镇总户数4936户(农业户4586户),总人口18846人,其中农业人口18409人,境内居住着汉、彝、白、苗、壮、佤、布朗、拉祜、栗粟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13883人,占总人口的79%。
  • 关于傈僳族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唐朝时期安南经略使(今越南河内)蔡袭幕僚樊绰撰著的《蛮书》:“栗粟两姓蛮,雷蛮、梦蛮皆在茫部,台登城东西散居,皆乌蛮、白蛮之族种”。
  • 唐代史籍称“栗粟两姓蛮”或“栗蛮”及“施蛮”、“顺蛮”,均属“乌蛮”,分布在今川、滇雅碧江、金沙江、澜沧江两岸等广阔地带;元明时多受丽江诸地纳西族封建领主等的统治。
  • 更多造句:  1  2
其他语种
如何用栗粟造句,用栗粟造句栗粟 in a sentence, 用栗粟造句和栗粟的例句由查查汉语词典提供,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