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电话号码 繁體版 English Francais日本語
登录 注册

主要内在蛋白造句

词典里收录的相关例句:
  • 主要内在蛋白    Band3蛋白是红细胞膜的主要内在蛋白。 大豆中的结瘤蛋白24和结瘤蛋白26,与主要内在蛋白相关,有6段穿膜的肽段。
  • 内在蛋白或整合蛋白    内在蛋白或整合蛋白
  • 内在性蛋白    蛋白质极性:膜内在性蛋白质的极性区突向膜表面,非极性部分埋在双层内部。 人类红细胞阴离子交换蛋白1(anion exchanger1,AE1),在红细胞膜蛋白电泳中处于第3条带,因此又称带3蛋白band3 protein,是存在于红细胞膜上的一种内在性蛋白质,占红细胞膜蛋白质总量的25%,分子量约95,000~100.00,参与跨膜信息传递和其他细胞功能如细胞生长、分化、相...
  • 内在膜蛋白    根据蛋白分离的难易及在膜中分布的位置,膜蛋白基本可分为两大类:外在膜蛋白和内在膜蛋白。 通过与膜脂的极性头部或内在膜蛋白的离子相互作用和形成氢键与膜的内、外表面弱结合的膜蛋白。 内在膜蛋白约占整个膜蛋白的70%~80%,据估计人类基因中,1/4~1/3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为内在膜蛋白。 (channel protein):是带有中央水相通道的内在膜蛋白,它可以使大小适合的离子或...
  • 内在蛋白    内在蛋白或整合蛋白 血吸虫病疫苗研究已有60多年的历史,大致经历了死疫苗、活疫苗(照射致弱尾蚴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等研究阶段,产生了一些who / tdr推荐认为很有希望的疫苗候选分子,如谷胱甘肽- s -转移酶( gst ) 、副肌球蛋白( sm97 ) 、照射致弱疫苗抗原5 ( irv - 5 ) 、磷酸丙糖异构酶( tpi ) 、曼氏血吸虫膜内在蛋白( sm23 )和...
  • 内在蛋白质    定义:一个膜内在蛋白质超家族。 为膜的内在蛋白质相,一般在接近细胞质的半面可以更多的观察到。 定义:见于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膜内在蛋白质,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细胞骨架蛋白质。 存在于红细胞膜的内在蛋白质为8纳米的粒子(每个细胞约50万个),作为阴离子的通道与加速扩散有关。 定义:一类在突触小泡和嗜铬细胞颗粒中丰富的膜内在蛋白质,可能在突触小泡向突触活性区域转运中起作用。...
  • 膜内在蛋白    血吸虫病疫苗研究已有60多年的历史,大致经历了死疫苗、活疫苗(照射致弱尾蚴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等研究阶段,产生了一些who / tdr推荐认为很有希望的疫苗候选分子,如谷胱甘肽- s -转移酶( gst ) 、副肌球蛋白( sm97 ) 、照射致弱疫苗抗原5 ( irv - 5 ) 、磷酸丙糖异构酶( tpi ) 、曼氏血吸虫膜内在蛋白( sm23 )和脂肪酸结合蛋白( f...
  • 膜内在蛋白质    定义:一个膜内在蛋白质超家族。 定义:见于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膜内在蛋白质,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细胞骨架蛋白质。 定义:一类在突触小泡和嗜铬细胞颗粒中丰富的膜内在蛋白质,可能在突触小泡向突触活性区域转运中起作用。 属于膜内在蛋白质家族,排列在细胞膜穴状内陷的胞质侧表面,包括VIP-21陷窝蛋白和M陷窝蛋白(来自肌肉)等,有的类型具有组织特异性。 定义:膜内在蛋白质,形成...
  • 主要外膜蛋白    本研究选取鳗源嗜水气单胞菌l316和参考菌株嗜水气单胞菌tps - 30 ,分别制备了这两株菌主要外膜蛋白免疫刺激复合物( momp - iscoms ) 。 根据已发表嗜水气单胞菌的外膜蛋白基因omp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克隆了嗜水气单胞菌l316的主要外膜蛋白基因( momp ) ,经t a克隆,插入到pgem - t系列载体上,测序分析结果表明m...
  • 主要碱性蛋白    在GPC和VKC患者的结膜活检标本中可以观察到嗜酸性粒细胞主要碱性蛋白(major basic proteinMBP)的沉积,但仅在特异性患者的接触镜中检测到MBP。 嗜酸性粒细胞特异性颗粒含4种阳离子:过氧化物酶、主要碱性蛋白(MBP)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及乙二醇二硝酸酯(EDN),均有细胞毒性。 嗜酸性粒细胞在IgE介导的免疫反应和寄生虫感染时十分常见,其颗...
  •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    研究发现,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 ( lrp6 )基因处于该染色体部位。
  • 动力蛋白激活蛋白    定义1:动力蛋白激活蛋白复合体中最大的蛋白质,在体内激活动力蛋白的活性。
  • 外在蛋白或外周蛋白    外在蛋白或外周蛋白
  • 核蛋白体蛋白质    人们以前认为组成核蛋白体蛋白质“外壳”的只不过是几个不同蛋白质的重复拷贝。
  • 白蛋白球蛋白比    明显提高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促进脾脏回缩,回缩率达86.11%,治疗效果明显;HBV-DNA(+)转阴率为38.98%,HBeAg(+)转阴率为32.67%。
  •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明显提高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促进脾脏回缩,回缩率达86.11%,治疗效果明显;HBV-DNA(+)转阴率为38.98%,HBeAg(+)转阴率为32.67%。
  • 糖蛋白的黏蛋白家族    糖蛋白的黏蛋白家族
  • 肌动蛋白成束蛋白    含SH3功能域,属肌动蛋白成束蛋白家族,维持红细胞膜的稳定。
  • 肌动蛋白抑制蛋白    定义:一种能与肌动蛋白、肌动蛋白抑制蛋白结合的蛋白质,磷酸化可以调节此蛋白质与肌动蛋白的结合,进而促进肌动蛋白的聚合。
  • 肌动蛋白结合蛋白    皮层蛋白( cortactin )是一种微丝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它与肌动蛋白纤丝的侧面相结合,并直接参与皮层细胞骨架的组建。 肌动蛋白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是细胞骨架微丝的重要组成成分,受多种肌动蛋白结合蛋白的调控,参与与细胞形态和结构相关的多种生理过程。 肌动蛋白异型体在植物体内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在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从而发挥不同的功能,它们与众多肌...
  • 肌动蛋白相关蛋白    肌动蛋白相关蛋白质
  • 肌动蛋白相关蛋白质    肌动蛋白相关蛋白质
  • 脂蛋白载脂蛋白    本品为氯贝丁酸类血脂调节药,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可能涉及周围脂肪分解,减少肝脏摄取游离脂肪酸而减少肝内甘油三酯形成,抑制极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的合成而减少极低密度脂蛋白的生成。 本品为氯贝丁酸衍生物类血脂调节药,其降血脂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可能涉及周围脂肪分解,减少肝脏摄取游离脂肪酸而减少肝内甘油三酯形成,抑制极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的合成而减少极低密度脂蛋白的生成。...
  • 蛋白质-蛋白质界面    研究人员总结说,这种对接方法有望解决X射线结晶学方法构造蛋白质-蛋白质界面模型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在后一阶段中,两个互相作用的蛋白质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蛋白质-蛋白质界面的侧链交互作用同时被优化,从而得到最低能量构造。
  •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与识别的研究是分子生物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其他语种
如何用主要内在蛋白造句,用主要內在蛋白造句主要内在蛋白 in a sentence, 用主要內在蛋白造句和主要内在蛋白的例句由查查汉语词典提供,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