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徒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fěitú
①强盗:财物被~抢劫一空。
②为害人民的反动派或坏分子。
- 匪 fěi ㄈㄟˇ1)强盗,抢劫财物的坏人:~徒。~首。叛~。2)不,不是...
- 徒 tú ㄊㄨˊ1)步行:~步。~涉。2)空:~手。3)白白地:~然。~劳...
- 匪忱 不诚实, 不讲信用。 ▶ 《文选‧潘岳<寡妇赋>》: “嗟予生之不造兮, 哀天难之匪忱。” ▶ 李善 注: “言天行祸难, 不由诚信也。”
- 匪患 fěihuàn盗匪造成的祸患。
- 匪异人任 匪异人任 基本解释:异人:别人;任:承担。表示责任不能推诿,要自己负责。
- 匪惟 亦作“匪唯”。 1. 非但;不只。 ▶ 汉 蔡邕 《郭有道碑文》: “礼乐是悦, 诗书是敦, 匪惟摭华, 乃寻厥根。” ▶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 “匪唯无益, 乃反为损。” ▶ 《太平广记》卷二四一引 唐 无名氏《王氏闻见录‧王承休》: “自当初打破 梁原 城池, 掳掠 义宁 户口, 截腕者非一, 斩首者甚众, 匪惟生彼人心, 抑亦损兹圣德。” ▶ 明 李东阳 《送石邦彦检讨序》: “ 邦彦 视予若弟子之于师, 坐立称谓, 匪惟不为抗, 又若有过焉者。” 2. 不是。 ▶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璡》: “匪惟帝老大, 皆是王忠勤。” ▶ 仇兆鳌 注: “此皆王之忠勤所格, 非帝老而倦游也。”
- 匪懈 见“ 匪解 ”。
- 匪席 不像席子可以卷曲。 比喻心志坚不可屈。 ▶ 《诗‧邶风‧柏舟》: “我心匪席, 不可卷也。” ▶ 孔颖达 疏: “我心又非如席然。 席虽平, 尚可卷;我心平, 不可卷也。” ▶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令》: “今遣某位某甲等, 率兹百辟, 人致其诚, 庶匪席之旨, 不远而复。” ▶ 唐 岑参 《西河太守杜公挽歌》之四: “秉心常匪席, 行义每挥金。” ▶ 夏燮 《中西纪事‧庚申换约役》: “一旦因时事日艰, 内外诸臣未能坚其匪席之旨, 而欲狃于处堂之安。”
- 匪昵 品行不端的亲信。 ▶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一》: “君心之出入, 一彼一此, 不向之诗书, 则向之声色, 其势必然也;不亲之于儒贤, 则亲之于匪昵, 其势必然也。”
- 匪巢 fěicháo[bandits' lair] 土匪的老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