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数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讲究统治方法。
▶ 《商君书‧算地》: “圣人审权以操柄, 审数以使民。”
▶ 《新唐书‧算地》: “今世主欲辟地治民, 而不审数;臣欲尽其事, 而不立术, 故国有不服之民, 主有不令之臣。”
- 审 (審)shěn ㄕㄣˇ1)详细,周密:~慎。~视。2)仔细思考,反复分...
- 数 (數)shù ㄕㄨˋ1)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目。~量。~词。~...
- 审料 经过分析而作出估计。 ▶ 《吴子‧料敌》: “能审料此, 可以击倍。” ▶ 《后汉书‧耿弇传论》: “ 淮阴 廷论 项王 , 审料成埶, 则知 高祖 之庙胜矣。”
- 审敌 审察敌情。 ▶ 清 龙启瑞 《跋<苏明允集>后》: “ 明允 著几策二篇, 首言审敌。”
- 审断 审判;裁决。 ▶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正音书院》: “其敷奏对扬仍有不可通晓王语, 则赴任他省, 又安能宣读训谕, 审断词讼。” ▶ 郑观应 《盛世危言‧日报上》: “如谓当道挟恨, 审断不公, 准其登报以告天下。”
- 审改 shěngǎi审查修改:~文稿。
- 审时 1. 详察时令。 ▶ 南朝 梁 沈约 《谢赐新历表》: “窃惟观斗辨日, 驭生为本, 审时分地, 稼政莫先。” 2. 分析时势。 参见“ 审时度势 ”。
- 审择 审察选择。 ▶ 清 李调元 《<剿说>序》: “考其同而辨其异, 君子宜何如审择。” ▶ 严复 《译<天演论>例言》: “用 汉 以前字法句法, 则为达易, 用近世利俗文字, 则求达难, 往往抑义就词, 毫厘千里。 审择于斯二者之间, 夫固有所不得已也, 岂钓奇哉!” 茅盾 《子夜》八: “这都是刹那间的事--快到不容 冯云卿 有所审择, 有所决定。”
- 审时定势 审时定势 基本解释: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同“审时度势”。
- 审拟 审问拟罪。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总论》: “今汇刑名为部, 而先之以告理、差拘、审拟诸件。” ▶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猾夏之渐》: “奉旨交刑部审拟, 永远监禁。”
- 审时度势 shěn shí duó shì 【解释】审:仔细研究;时:时局;度:估计;势:发展趋势。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拼音码】ssds【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英文】consider the situation
- 审报 详细的报告。 ▶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七‧英宗复位实录》: “ 軏 等曰: ‘两日前已阴达。 ’ 有贞 曰: ‘必伺获审报, 乃可启议。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看须知》: “如某命案为某事, 某人打死某人, 原告某人, 或谋或殴, 有无审报, 具题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