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期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1. 确切的日期。
▶ 汉 王充 《论衡‧气寿》: “兵、烧、压、溺, 遭以所禀为命, 未必有审期也。”
2. 审核或审讯的日期。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编审‧立局亲审》: “编审册单, 磨对既清, 须十日大张告示, 预示审期……审某乡某里某甲, 其新旧里书册房, 俱执新旧册单, 伺候查勘。”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审讼》: “即刻挂牌示, 次日午堂听审。 盖审期断不可缓, 讼人临审, 亲族朋友, 远来看审, 俱要款待, 若再守候, 穷民必更多费矣。”
- 审 (審)shěn ㄕㄣˇ1)详细,周密:~慎。~视。2)仔细思考,反复分...
- 期 qī ㄑㄧˉ1)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定~。限~。~限。学~。2)量...
- 审权 慎重运用权势。 ▶ 《商君书‧算地》: “圣人审权以操柄, 审数以使民。”
- 审曲面埶 亦作“审曲面势”。原指工匠做器物时审度材料的曲直。后指区别情况,适当安排营造。
- 审查 shěnchá检查核对是否正确、妥当(多指计划、提案、著作、个人的资历等):~提案│~经费│~属实。
- 审曲面势 见“审曲面埶”。
- 审校 shěnjiào[examine and proofread;review] 审查校对并加以改正
- 审曲 见“ 审曲面埶 ”。
- 审核 shěnhé审查核定(多指书面材料或数字材料):~经费│~预算。
- 审时度势 shěn shí duó shì 【解释】审:仔细研究;时:时局;度:估计;势:发展趋势。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拼音码】ssds【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英文】consider the situation
- 审案 审理案件。 ▶ 《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 “况且随带的那些司员又都是些精明强干久经审案的能员, 那消几日, 早问出许多赃款来。” ▶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广赓虞之死》: “戊辰春, 侍郎自 山东 审案返, 余遇于 圆明园 宫门外。” ▶ 《中国民间故事选‧长工四兄弟》: “四兄弟来了, 县官就升堂审案。”
- 审时定势 审时定势 基本解释: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同“审时度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