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部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1. 不同派别或门类。
▶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闻 冀州 俗, 父子异部, 更相毁誉。”
▶ 《宋书‧律历志上》: “ 刘歆 《七略》, 儒 墨 异部。”
2. 佛教语。 谓宗派不同。
▶ 《异部宗轮论‧述记上》: “异者, 别也;部者, 类也。 人随理解, 情见不同, 别而为类, 名为异部。”
- 异 yì ㄧˋ1)不同的:~乎。~说。~常。~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
- 部 bù ㄅㄨˋ1)全体中的一份:~分(“分”读轻声)。外~。腹~。局~。...
- 异采 亦作“异彩”。 亦作“异彩”。 1. 不同的色彩。 ▶ 《管子‧宙合》: “乡有俗, 国有法, 食饮不同味, 衣服异采。” ▶ 《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 “﹝ 太宗 ﹞躬履节俭, 侧身行仁, 食不二味, 衣无异采。” 2. 指不同色彩的织物。 ▶ 《尹文子‧大道上》: “昔 齐桓 好衣紫, 阖境不鬻异采。” 3. 不寻常的文采。 ▶ 《楚辞‧九章‧怀沙》: “文质疏内兮, 众不知余之异采。” ▶ 王逸 注: “众人不知我有异艺之文采也。” 4. 异常鲜艳的色彩。 ▶ 唐 白居易 《缭绫》诗: “异彩奇文相隐映, 转侧看花花不定。” ▶ 郭小川 《太阳颂》诗: “红光照天下, 万物放异彩。” 5. 比喻突出的成就。 ▶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内山完造作<活中国的姿态>序》: “事实胜于雄辩, 这些漫文, 不是的确放着一种异彩吗?”
- 异邦 yìbāng外国。
- 异闻 1. 别有所闻;所闻不同。 ▶ 《论语‧季氏》: “ 陈亢 问于 伯鱼 曰: ‘子亦有异闻乎?’” 何晏 集解: “以为 伯鱼 孔子 之子, 所闻当有异。” ▶ 《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源流遂往, 详略异闻。” ▶ 张铣 注: “﹝帝王﹞音乐宴会虽因时权变, 源流遂往, 而论说其道者, 所闻不同。” 2. 新的知识;不同的见闻。 ▶ 《后汉书‧杨终传》: “﹝ 赵博 等﹞以 终 深晓《春秋》, 学多异闻, 表请之。” ▶ 晋 王羲之 《十七帖》: “往在都, 见 诸葛顒 , 曾具问 蜀中 事, 云: ‘ 成都 城池门屋楼观, 皆是 秦 时 司马错 所修。 ’令人远想慨然, 为尔不信, 一一示, 为欲广异闻。” ▶ 唐 司马贞 《<史记索隐>序》: “今止探求异闻, 采摭典故, 解其所未解, 申其所未申者。” ▶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一: “披读经史, 偶有管见, 书之别纸;或良朋莅止, 传述异闻, 客去辄录而藏焉。” 3. 新异之事;奇闻。 ▶ 《后汉书‧桓谭传》: “凡人情忽于见事而贵于异闻。” ▶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从来说的书不过谈些风月, 述些异闻, 图个好听。” ▶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女化男》: “又有 庄浪 女子十五岁, 亦化为男。 与 庄 事仅隔十年, 皆在 庄浪 , 亦异闻也。”
- 异闻传说 异闻传说拼音:yì wén chuán shuō 注音:ㄧˋ ㄨㄣˊ ㄔㄨㄢˊ ㄕㄨㄛ 成语解释异闻传说【拼音】:yì wén chuán shuō【解释】:不同寻常的奇异的消息。
- 异遇 特别优待。 ▶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 “虽有高名盛德, 不获异遇。” ▶ 《南齐书‧褚渊传论》: “ 中行 、 智伯 , 未有异遇。”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 “﹝ 钱文端公 ﹞遂以文字邀异遇, 高官大年, 席宠累代。”
- 异面直线 异面直线 基本解释: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它们既不平行,又不相交。
- 异途同归 yì tú tóng guī 【解释】途:道路;归: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经,得到相同的效果,到达相同的目的【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五帝三王,殊事而同指,异路而同归。”【示例】晋·陆机《思亲赋》:“天步悠长,人道短矣,~,无早晚矣。”【拼音码】yttg【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异音 1. 不同的声音或声调。 ▶ 《淮南子‧说林训》: “异音者不可听以一律, 异形者不可合于一体。”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 “异音相从谓之和, 同声相应谓之韵。” ▶ 《文献通考‧经籍十三》: “僧 道英 撰述 吴 蜀 异音及辨析指法。” 2. 指不同的读音。 ▶ 唐 司马贞 《<史记索隐>序》: “残文错节, 异音微义……欲使后人从何准的!” 3. 指不同的语言。 ▶ 晋 支敏度 《合维摩诘经序》: “此三贤者, 并博综稽古, 研机极玄, 殊方异音, 兼通开解, 先后译传, 别为三经。”
- 异途 1. 不同的道路。 形容有差别, 不一样。 ▶ 晋 干宝 《<搜神记>序》: “将使事无二迹, 言无异途, 然后为信者, 固亦前史之所病。” ▶ 《北齐书‧元孝友传》: “今人生为皂隶, 葬拟王侯, 存没异途, 无复节制。” 2. 非正规的仕途。 指非科举出身。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吏部‧徐晞三代遭际》: “﹝ 徐晞 ﹞以异途任六卿, 世所共艳, 然不知其子孙所遇更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