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挂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qiānguà
挂念:爸爸妈妈嘱咐他在外边要好好工作,家里的事不用~。
- 牵 (牽)qiān ㄑㄧㄢˉ1)拉,引领向前:~引。~曳。~头。~线。~萝...
- 挂 (掛)guà ㄍㄨㄚˋ1)借助绳索、钩子、钉子等使物体附着于高处或连到...
- 牵挛 1. 系恋;牵挂。 ▶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枕中》: “没溺于声色之类, 牵挛于珍怪贵重之器, 故其邦空虚。” ▶ 唐 韩愈 《送灵师》诗: “逸志不拘教, 轩腾断牵挛。” ▶ 唐 白居易 《与微之书》: “进不得相合, 退不能相忘, 牵挛乖隔, 各欲白首。” 2. 拘谨。 ▶ 《石林诗话》卷中引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 “迩来作者, 寖以成俗, 遂乃句无虚语, 语无虚字, 牵挛补衲, 蠹文已甚, 自然英旨, 罕遇其人。”今本《诗品》作“拘挛”。 3. 拘系;拉住。 ▶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 “《艺文类聚》载《博物志》曰: ‘ 子路 与 子贡 遇 郑 神社, 社树有鸟, 子路 捕鸟, 神社牵挛 子路 , 子贡 说之, 乃止。 ’”
- 牵持 牵拉。 ▶ 《汉书‧公孙弘传》: “夫虎豹马牛, 禽兽之不可制者也, 及其教驯服习之, 至可牵持驾服, 唯人之从。” ▶ 清 管同 《黄蛟门传》: “人或招饮食, 必坚拒逃匿, 须要觅牵持, 不得已而后至。” ▶ 郭沫若 《瓶》诗之一: “ 宝叔山 上的崖石过于嶙峋, 我还牵持过她那凝脂的手颈。”
- 牵挺 织布机的踏板。
- 牵拽 见“ 牵曳 ”。
- 牵挽 1. 亦作“ 牵挽 ”。 牵拉。 指拉物。 ▶ 《后汉书‧董卓传》: “牵挽臣车, 使不得行。” ▶ 唐 韩愈 《南溪始泛》诗之一: “石粗肆磨砺, 波恶厌牵挽。” ▶ 《法苑珠林》卷二二: “ 晋州 陷日, 像汗流地……后欲倒之, 人牛六十牵挽不遂。” ▶ 明 李东阳 《送梁廷美黄门之陕西参政》诗: “随车少妇劳牵挽, 失穴残胡尚陆梁。” ▶ 《人民文学》1977年第1期: “星罗棋布的油井, 牵挽着条条‘油龙’飞腾疾游。” 2. 牵扯。 ▶ 清 恽敬 《望仙亭记》: “若 纯阳真人 , 求之缙绅先生之撰述, 未尝言其学于 释 氏, 而 释 氏必牵挽之。” 3. 援引。 指用人。 ▶ 宋 叶适 《兵部尚书赵公墓志铭》: “陛下始缘都城楮贱米贵, 牵挽用臣。 今虽楮稍重而贱之源犹在;籴渐平而贵之根自若, 惧终不足寄委。” ▶ 《元典章‧吏部二‧父子兄弟做官回避》: “前省官 阿合马 、 郝祯 等……父子居于省部, 子侄列于州郡, 牵挽私亲, 树立党锢, 莫甚于此。” 4. 牵制。 ▶ 清 黄宗羲 《五军都督府都事佩于李君墓志铭》: “故使君而当平世, 必能扶植善类, 不为小人所牵挽。” ▶ 清 恽敬 《同游海幢寺记》: “士大夫登朝之日大都为世事牵挽, 一、二有性情者方能以文采风流友朋意气相尚。”
- 牵拙 草率庸拙。 ▶ 《文选‧沈约<和谢宣城>》: “牵拙谬东汜, 浮惰及西昆。” ▶ 李善 注: “牵拙, 牵率庸拙也。” ▶ 李周翰 注: “东汜, 日初出处, 比少壮也……谓少壮之时, 牵拙才谬入王事。”
- 牵掌 牵拉管理。 ▶ 《史记‧平准书》: “天子为伐 胡 , 盛养马, 马之来食 长安 者数万匹, 卒牵掌者 关中 不足, 乃调旁近郡。”
- 牵拘 拘泥;拘束。 ▶ 《史记‧孝武本纪》: “群儒既不能辩明封禅事, 又牵拘于《诗》《书》古文而不敢骋。” ▶ 唐 权德舆 《<司徒张公集>序》: “夫文之病也, 或牵拘而不能骋, 或奔放而不自还。” ▶ 宋 梅尧臣 《观何君宝画》诗: “乃知 戴嵩 笔, 能出 韩干 徒。 ▶ 干 马精神在缰勒, 嵩 牛怒斗无牵拘。”
- 牵掣 qiānchè①因牵连而受影响或阻碍:互相~ㄧ抓住主要问题,不要被枝节问题~住。②牵制。
- 牵拖 拖拉。 形容行动困难。 ▶ 五代 齐己 《示诸侄》诗: “形容浑瘦削, 行止强牵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