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霆不暇掩目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犹言疾雷不及掩耳。
▶ 《淮南子‧兵略训》: “故善用兵者, 见敌之虚, 乘而勿假也, 追而勿舍也, 迫而勿去也, 击其犹犹, 陵其与与, 疾雷不及塞耳, 疾霆不暇掩目。”
- 疾霆 急遽发出的霹雳。 ▶ 《后汉书‧仲长统传》:...
- 不暇 bùxiá没有时间;忙不过来:应接~ㄧ自顾~。
- 掩 yǎn ㄧㄢˇ1)遮蔽,遮盖:~护。~体。~饰。~映。~盖。~蔽。~埋...
- 目 mù ㄇㄨˋ1)眼睛:~光。醒~。历历在~。~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
- 疾雷不暇掩耳 同“疾雷不及掩耳”。
- 疾霆 急遽发出的霹雳。 ▶ 《后汉书‧仲长统传》: “暴风疾霆, 不足以方其怒。” ▶ 明 宋濂 《演连珠》之十一: “盖闻旭日才升于上元, 则沈霾斯屏;疾霆或振于后土, 则魑魅潜惊。”
- 两叶掩目 liǎng yè yǎn mù 【解释】如同两片树叶遮住了眼睛。比喻受到蒙蔽而对事物分辨不清楚。【出处】北齐·刘昼《刘子新论·专学》:“夫两叶掩目,则冥然无睹;双珠填耳,必寂然无闻。”【拼音码】lyym
- 掩目捕雀 yǎn mù bǔ què 【解释】遮着眼睛捉麻雀。比喻自己骗自己。【出处】《三国志·魏书·陈琳传》:“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且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主乎?”【拼音码】ymbq【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席不暇暖 xí bù xiá nuǎn 【解释】连座席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出处】唐·韩愈《争臣论》:“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拼音码】xbxn【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形容事务繁忙【英文】be in a tearing hurry
- 救过不暇 见“救过不赡”。
- 日不暇给 rì bù xiá jǐ 【解释】暇:空闲;给:足够。指事情繁多,时间不够,来不及做完。【出处】《汉书·高帝纪下》:“虽日不暇给,规摹宏远矣。”【示例】谁知一个传十,十个传百,官幕两途拿轿子来接的渐渐有~之势。(清·刘鄂《老残游记》第三回)【拼音码】rbxj【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没有时间休息【英文】be fully occupied everyday
- 目不暇给 美好新奇的事物太多,眼睛来不及看。
- 自顾不暇 zì gù bù xiá 【解释】光顾自己还来不及。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示例】今虽略有生机,但~,何能另有安顿哥哥之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回)【拼音码】zgbx【灯谜面】蜡人玩火;瞎妹子当媒人天生我才必有用【用法】主谓式;作谓语;用于个人或集体
- 食不暇饱 shíbùxiábǎo[too busy to have a decent meal] 没空好好吃饭。形容终日操劳忙碌
- 饥不暇食 肚子饿了也没空吃饭。饥,通“饥”。形容全神贯注地忙于事务。
- 疾非 憎恶不合理的事物。 ▶ 《后汉书‧孔奋传》: “为政明断, 甄善疾非, 见有美德, 爱之如亲, 其无行者, 忿之若雠。” ▶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 “穷之与达, 不能求也。 然而轻薄之人, 无分之子, 曾无疾非俄然之节。 星言宵征, 守其门廷, 翕然谄笑, 卑辞悦色。”
- 疾革 病情危急。 ▶ 《礼记‧檀弓下》: “ 卫 有大史曰 柳庄 , 寝疾。 公曰: 若疾革, 虽当祭必告。” ▶ 郑玄 注: “革, 急也。” ▶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 “ 八王 疾革, 上亲往问。” ▶ 明 宋濂 《故资善大夫方公神道碑铭》: “公疾革, 上遣中使问所欲言。”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叶生》: “疾革难遽瘥, 请先发。”
- 疾雷迅电 疾雷迅电 基本解释:疾、迅:快速,迅急。突然暴发的雷声和出现的闪电。形容来势迅猛,来不及防备。
- 疾顿 病痛困顿。 ▶ 《法苑珠林》卷三二: “岂可众人常无疾顿, 而我永婴沉滞。”
- 疾雷将 唐 郑畋 所募精锐部队, 行动迅速, 锐不可当, 号称“疾雷将”。 ▶ 《新唐书‧郑畋传》: “明年, 为 凤翔 陇西 节度使, 募锐兵五百, 号‘疾雷将’, 境中盗不敢发, 发辄得。”
- 疾颠 1. 急速颠覆、失败。 ▶ 《国语‧周语下》: “高位寔疾颠, 厚味寔腊毒。” ▶ 晋 张悛 《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 “﹝ 汉高 ﹞亲与 项羽 对争存亡, 逮 羽 之死, 临哭其丧……且暴兴疾颠, 礼之若旧, 残戮之尸, 乃以公葬。” ▶ 宋 王安石 《辞免司空表》之二: “宠灵覃被, 危厉增加, 位高疾颠, 力少任重。” 2. 疯癫。 ▶ 唐 陆龟蒙 《樵人十咏‧樵叟》: “不知冠盖好, 但信烟霞活。 富贵如疾颠, 吾从老岩穴。”
- 疾风 jífēng①气象学上指7级风。参看〖风级〗。②猛烈的风:~劲草ㄧ~迅雨。
- 疾雷不及掩耳 jí léi bù jí yǎn ěr 【解释】突然响起雷声,使人来不及掩耳。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出处】《六韬·龙韬·军势》:“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示例】他们或者未必起身,给他们个疾雷不及掩耳,拿了就走,必不使一名漏网。(清·李宝嘉《文明小史》)【拼音码】jlbe【用法】复句式;作定语、分句;比喻事情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故事】东汉末年,曹操进攻黄河流域的马超和韩遂,把马超打败。马超要求割地求和,曹操不答应,占领渭口后修筑工事后,表面答应议和,暗中养精蓄锐,接着以疾雷不及掩耳之势向马超突然袭击,将丝毫没有防范的马超打得大败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