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侻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轻佻狂放。
▶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 “猝突萍鷽, 骄矜轻侻者, 谓之巍峨瑰杰。”
▶ 《新唐书‧张弘靖传》: “官属轻侻酣肆, 夜归, 烛火满街, 前后呵止。”
▶ 宋 洪迈 《容斋三笔‧郎官员数》: “轻侻喧嚣, 漫不省职, 有如 李扬 者。”
- 轻 (輕)qīng ㄑㄧㄥˉ1)分量小,与“重(zhòng)”相对:~重。...
- 侻 tuó ㄊㄨㄛˊ1)简易。2)适当,应当。3)同“脱”⑦。tuì ㄊㄨ...
- 轻便 qīngbiàn①重量较小,建造较易,或使用方便:~铁路ㄧ~自行车。②轻松;容易:贪图~,反而误事。
- 轻侮 qīngwǔ轻蔑侮辱:国家的尊严岂容~!
- 轻俊 亦作“轻隽”。 1. 轻清甘美。 ▶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麴并酒》: “﹝粱米酒﹞芬芳酷烈, 轻隽遒爽, 超然独异, 非黍秫之俦也。” 2. 飘逸潇洒。 ▶ 宋 司马光 《乞罢提举官札子》: “彼年少则历事未多, 资浅则众所不服, 轻俊则举措率易。” ▶ 《古今小说‧张舜美灯宵得丽女》: “姓 张 , 双名 舜美 , 年方弱冠, 是一个轻俊标致的秀士, 风流未遇的才人。” ▶ 清 刘大櫆 《郑节母传》: “见里中有年少轻俊自喜者, 辄谓 牧 曰: ‘此其人尔虽旧相识, 不得以为友也。 ’” 3. 指飘逸潇洒的文士。 ▶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六: “今中原豪杰, 师尊 献吉 , 后俊开敏, 服膺 何生 , 三吴 轻隽, 后为 昌谷 左袒。” 4. 指诗文轻巧飘逸。 ▶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下‧徐渊子词》: “﹝ 徐渊子 ﹞笔端轻俊, 人品秀爽。”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曲‧杂剧院本》: “至若《诌梅香》、《倩女离魂》、《墙头马上》等曲, 非不轻俊, 然不出房帷窠臼。” ▶ 清 王士禛 等《师友诗传录》: “其声情之儇利轻隽, 与《竹枝》大同小异, 与七绝微分, 亦歌谣之一体也。” ▶ 清 恽敬 《<大云山房文稿>二集目录跋》: “至若 黄初 、 甘露 之间, 子桓 、 子建 气体高朗, 叔夜 、 嗣宗 情识精微, 始以轻隽为适意, 时俗为自然。” 5. 轻盈俊美。 ▶ 宋 史达祖 《双双燕‧咏燕》词: “芳径, 芹泥雨润。 爱贴地争飞, 竞夸轻俊。” ▶ 明 冯梦龙 《挂枝儿‧厘等》: “俏娘儿, 身材小, 骨头轻俊。 休把我满身上看做假星星。” ▶ 清 陈维崧 《倦寻芳‧竹逸堂紫牡丹感赋》词: “画堂左侧, 绣槛东偏, 朵朵轻俊。”
- 轻侧 轻靡险怪。 ▶ 《隋书‧文学传序》: “ 炀帝 初习艺文, 有非轻侧之论, 暨乎即位, 一变其体。”
- 轻俏 qīngqiào(1)[vivid and graceful;brisk and elegant]∶轻灵而优美文笔轻俏轻俏的舞步(2)[frivolous]∶轻浮举止轻俏
- 轻侠 1. 谓为人轻生重义而勇于急人之难。 ▶ 《三国志‧吴志‧凌统传》: “父 操 , 轻侠有胆气。” ▶ 《资治通鉴‧梁武帝大通二年》: “ 魏 员外散骑常侍 高乾 , 佑 之从子也, 与弟 敖曹 、 季氏 皆喜轻侠, 与 魏 主有旧。” ▶ 金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 “短箫铙歌, 表其清壮;横吹边奏, 寄其悲凉;《鞞舞》五曲, 显 荆楚 轻侠之态。” 2. 指轻生重义而勇于急人之难的人。 ▶ 《汉书‧何并传》: “初, 邛成太后 外家 王氏 贵, 而侍中 王林卿 通轻侠, 倾京师。” ▶ 《北史‧薛安都传》: “ 安都 少骁勇, 善骑射, 颇结轻侠, 诸兄患之。” ▶ 清 恽敬 《与宋于廷书》: “此盖 汉 法连坐, 其子之宾客为群盗, 故子系 庐江 。 缘 汉 人市好客名, 多通轻侠耳。”
- 轻俗 1. 轻视世俗。 ▶ 《荀子‧礼论》: “暴慢、恣睢、轻俗以为高之属, 入焉而队。” ▶ 《三国志‧魏志‧刘廙传》: “圣人不以智轻俗, 王者不以人废言。” ▶ 《艺文类聚》卷三六引 南朝 宋 范泰 《高凤赞》: “轻俗无际, 肆志莫羁。” 2. 轻浮鄙俗。 ▶ 宋 魏泰 《临汉隐居诗话》: “﹝ 周越 ﹞在 天圣 、 景佑 间以书得名, 轻俗不近古, 无足取也。” ▶ 郑文焯 《鹤道人论词书》: “﹝为词﹞必不可臆造纤靡之辞, 自落轻俗之习。”
- 轻侈 轻靡奢侈。 ▶ 《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元年》: “ 蜀 土始平, 轻侈之俗未革, 尔有文武才, 是用命尔。”
- 轻俗寒瘦 指 唐 代诗人 元稹 、 白居易 、 孟郊 、 贾岛 诗歌的不同风格。 ▶ 清 李楷 《<嵞山集>序》: “后之学者不得其精神之所存, 而皮相之, 耳食之, 群而吠之, 以轻俗寒瘦概古人之一生, 古之人其心折乎!”参见“ 元轻白俗 ”、“ 郊寒岛瘦 ”。
- 轻使 行动迅速的使者。 ▶ 《战国策‧秦策二》: “中国无事于 秦 , 则 秦 且烧爇获君之国;中国为有事于 秦 , 则 秦 且轻使重币而事君之国也。” ▶ 鲍彪 注: “轻, 言其行疾。” ▶ 《史记‧张仪列传》: “ 轸 重币轻使 秦 楚 之闲, 将为国交也。” ▶ 《后汉书‧皇甫规传》: “又因缘嬖幸, 受赂卖爵, 轻使宾客, 交错其闲, 天下扰扰, 从乱如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