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 晋 之交, 北地人为避战乱, 纷纷迁居南方, 依大臣 王导 议, 在南方士族势力较弱的地区, 设侨州、侨郡、侨县, 安置北方迁入的士族和民众。 侨人不列入当地的户籍册, 他们只受侨州郡县的管理, 不负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 此法称为“侨寄法”。 参阅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一节、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册第四章第一节。 侨寄: 寄居。 ▶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侨寄: 寄居。 ▶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 “今侨寄道旁, 非无意也。 彼 卢相 者, 蠹贤怙势, 恣行不法, 终当南窜, 幸未死间, 或可见之耳。” 侨寓: 1. 侨居;寄居。 ▶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 “ 李元将 评事及弟 仲将 尝侨寓 江都 。” ▶ 金 元好问 《中州集‧郭邦彦》: “ 邦彦 字 平叔 , 本 鄠县 人, 侨寓 阳翟 , 遂占籍焉。” ▶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一摺: “下官姓 权 名 次卿 , 字 文长 , 宣州 人也……薄游 吴郡 , 侨寓禅林。” ▶ 鲁迅 《南腔北调集‧漫与》: “仅在这短短的两年中, 昔之义军, 已名‘匪徒’, 而有些‘抗日英雄’, 却早已侨寓 姑苏 了。” 2. 指侨居之人。 ▶ 《宋书‧王玄谟传》: “ 雍 土多侨寓, 玄谟 请土断流民, 当时百姓不愿属籍, 罢之。” 侨居: qiáojū在外国居住,古代也指在外乡居住:~海外。侨家: 侨居;寄住。 ▶ 清 魏禧 《彭夫人家传》: “ 李自成 已破 潼关 , 乡路绝, 故瘗母 平阳 , 而侨家 芜湖 池州 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