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蔼的面色。 ▶ 汉 刘向 《列女传‧郑瞀》: “妇人以端正和颜为容。” ▶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 “收和颜而静志兮, 申礼防以自持。” ▶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 “扬和颜, 攘皓腕。” 和: hé ㄏㄜˊ1)相安,谐调:~美。~睦。~谐。~声。~合(a.和谐;b...颜: (顔)yán ㄧㄢˊ1)面容,脸色,脸面:容~。开~。~面。~色。笑逐...和颜悦色: hé yán yuè sè 【解释】脸色和霭喜悦。形容和善可亲。【出处】《论语·季氏》:“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也。”邢昺疏:“善柔,谓面柔,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示例】申子平急上前,~的把原委说了一遍。(清·刘鄂《老残游记》第八回)【拼音码】hyys【灯谜面】喜相逢【用法】联合式;作状语;含褒义,形容和善可亲【英文】with a kind and pleasant countenance和颜说色: 见“和颜悦色”。和题: 符合题旨, 从正面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