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án kǒu jié shé
【解释】钳口:闭口。闭口不说话。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也指慑于淫威不敢讲话。
【出处】汉·王充《潜夫论》:“智士所以钳口结舌。”
【拼音码】qkjs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英文】keep one's mouth shut
钳口结舌是什么意思
[ qiánkǒujiéshé ] 发音: "钳口结舌"的近义词 "钳口结舌"的反义词 用"钳口结舌"造句
相关词汇
- 钳口: qiánkǒu(1)[force sb. to keep mouth ...
- 结舌: jiéshé[tongue-tied] 不敢说话或想说而说不出话瞠目结...
- 结舌钳口: 见“结舌杜口”。
- 张口结舌: zhāng kǒu jié shé 【解释】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因紧张害怕而发愣。【示例】他在辩论会上把对手驳得~,无言以对。【拼音码】zkjs【灯谜面】喉咙里灌铅;舌头上抹胶千;欲言语又止【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贬义【英文】with open mouth
- 杜口结舌: 又作:杜口吞声。
- 箝口结舌: 闭口不敢发表言论。
- 缄口结舌: jiān kǒu jié shé 【解释】闭口不说话。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也指慑于淫威不敢讲话。【出处】汉·王充《潜夫论》:“智士所以钳口结舌。”【示例】思想之自由几绝,聪明英特之士,虽摘发新理,怀抱所见,而束于教令,胥~而不敢言。(鲁迅《坟·文化偏至论》)【拼音码】jkjs【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沉默不语【英文】keep one's mouth shut
- 针口结舌: 钳口结舌, 缄默不语。 ▶ 邓汉锺 《读者之声》: “这真真青年之危机, 怎忍得住针口结舌!”
- 闭口结舌: 又作:闭口藏舌。
- 钳口: qiánkǒu(1)[force sb. to keep mouth shut]∶以威胁、恐吓等方式限制他人言论自由(2)[keep silent]∶沉默无言上下钳口,莫有言者。――《后汉书·单超传》终日钳口,郁郁寡欢
- 结舌: jiéshé[tongue-tied] 不敢说话或想说而说不出话瞠目结舌张口结舌
- 蛇口结: 绳结名。 徐怀中《西线轶事》九: “ 小陶 十个手指那样灵活, 像在水里翻腾的小鱼儿, 看不清是怎么两绕三绕, 一个蛇口结打好了。”
- 钳口不言: qián kǒu bù yán 【解释】钳口:闭口。闭着嘴不说话。【出处】《庄子·田子方》:“吾形解而不欲动,口钳而不欲言,吾所学者,直土梗耳!”【示例】遇廷争则~,罗谴责则引身潜避。(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六)【拼音码】qkby
- 钳口吞舌: 又作:闭口不言。
- 钳口挢舌: 闭口翘舌。形容因惊讶害怕而说不出话来的样子。
- 目瞪口结: 同“目瞪口呆”。
- 呿颐结舌: 张嘴说不出话的样子。 形容惊惧或理屈。 ▶ 唐 高彦休 《高阙史‧卢相国指挥镇州事》: “二内臣呿颐结舌者久之, 且曰: ‘适奉圣旨, 遣与相公商量, 所仗者庙谟, 非敢参以末议。 ’”
- 瞠目结舌: chēng mù jié shé 【解释】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示例】他问每个同学的时候,别的同学也不得不倾耳静听,注意前后情节的线索,否则突然问到,便不免~,不知所答。(邹韬奋《经历》)【拼音码】cmjs【用法】联合式;作谓语、补语;用于书面语【英文】stare tongue-tied
- 瞪目结舌: dèng mù jié shé 【解释】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出处】清·黄轩祖《游梁琐记·顾嘉蘅》:“群知为广文子,异而询之,瞪目结舌不能对。”【示例】《花城》1981年第5期:“男男女女的发型,不是教那些跑遍世界各大港口的国际海员,也~吗?”【拼音码】dmjs【用法】联合式;作状语;含贬义
- 结舌杜口: 谓缄默不言。
- 钳噤: 谓闭口不言。 ▶ 《新唐书‧吴凑传》: “顾左右钳噤自安耳, 若反复启寤, 幸一听之, 则民受赐为不少。”
- 钳固: 严密地控制、把持。 ▶ 《新唐书‧逆臣传‧安禄山》: “帝春秋高, 嬖艳钳固, 李林甫 、 杨国忠 更持权, 纲纪大乱。”
- 钳塞: 钳制堵塞。 ▶ 《后汉书‧文苑传下‧崔琦》: “反复欲钳塞士口, 杜蔽主听。” ▶ 清 魏源 《户部左侍郎提督江苏学政周公神道碑铭》: “罗织在籍 石给事中 为钳塞言路计, 识者蚤知其无意狱事矣。”
- 钳奴: 髡钳为奴者。 ▶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 “ 季布 为 朱家 钳奴, 灌夫 受辱于居室。” ▶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以钳奴从 张王 入关, 无不为诸侯相、郡守者。”
- 钳子: qián zi①用来夹住或夹断东西的器具。②〈方〉耳环。
- 钳卢: 汉 蓄水工程名。 在今 河南省 邓州市 南。 ▶ 汉元帝 时 南阳 太守 召信臣 主持下所筑。 累石为堤, 旁开六石门以调节水势, 溉田达三万顷。 ▶ 东汉 光武帝 时 杜诗 为 南阳 太守, 徵集民工, 复加疏浚, 大为民便。 后代屡有兴废。 ▶ 汉 张衡 《南都赋》: “于其陂泽, 则有 钳卢 玉池 , 赭阳 东陂 。” ▶ 宋 梅尧臣 《送王察推缜之邓州》诗: “车过 白水 沙痕阔, 雁落 钳卢 稻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