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两便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一举两便
基本解释:举:举动、动作。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
- 一举两全 谓一举措而能顾全两面。
- 一举两得 yī jǔ liǎng dé 【解释】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出处】《晋书·束皙传》:“赐其十年炎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拼音码】yjld【灯谜面】打伞晒毛巾;作揖抓脚背;卖糖的看戏;逮兔子打狐狸业【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英文】shoot two hawks with one arrow 【故事】春秋时期鲁国勇士卞庄子敢于只身同老虎搏斗,他听说山上有两只老虎就想去打,朋友劝说等两只老虎争食时再下手可以一举两得。他耐心等到大老虎为了吃到黄牛而咬死小老虎,觉得这时时机已成熟,轻易地打死那只大老虎
- 两便 liǎngbiàn①彼此方便(多用做套语):您甭等我了,咱们~。②对双方或两件事都有好处:~之法ㄧ公私~。
- 一举 yījǔ一种举动;一次行动:多此~│成败在此~│~捣毁敌人的巢穴。
- 公私两便 gōng sī liǎng biàn 【解释】对公家私人都便利。【出处】《晋书·阮种传》:“若人有所患苦者,有宜损益,使公私两济者,委曲陈之。”【拼音码】gslb
- 一举一动 yī jǔ yī dòng 【解释】指人的每一个动作,所有的行动【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著力。”【示例】巴金《秋》:“跟他不相干的事他也认错,弄得我们~都不方便。”【拼音码】yjyd【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人的言行
- 一举万里 见“一举千里”。
- 一举三反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后以“一举三反”指善于推理,能由此及彼。
- 一举千里 yī jǔ qiān lǐ 【解释】一飞就是一千里。比喻前程远大。【出处】《史记·留侯世家》:“鸿鹄高飞,一举千里。”【拼音码】yjql【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一举成名 yī jǔ chéng míng 【解释】原指一旦中了科举就扬名天下。后指一下子就出了名。【出处】唐·韩愈《唐故国子司业窦公墓志铭》:“公一举成名而东。”【示例】经过多年的努力,这项实验终于成功了,这使他~。【拼音码】yjcm【灯谜面】武松打虎陈镜开夺魁【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一举手之劳 yī jǔ shǒu zhī láo 【解释】比喻不费力,只是一抬手那样。【拼音码】yjsl
- 多此一举 duō cǐ yī jǔ 【解释】指多余的,没有必要的举动。【示例】问起北京人来,只知道《三侠五义》,而南方人却只见有曲园老人的改本,此老实在可谓~。(《便迅书信集·致胡适》)【拼音码】dcyj【灯谜面】八擒孟获;大白天掌灯;阴天戴草帽;雨天浇地双手赞成【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英文】bring/carry/send owls to Athens
- 成败在此一举 chéng bài zài cǐ yī jǔ 【解释】举:举动。成功、失败就决定于这次行动了。指采取事关重大的行动【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上》:“成败之机,在此一举。”【示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这桩事,任大责重,方才一口气许了公婆,~。”【拼音码】cbzj【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分句;指关键时刻
- 一举两失 一举两失 基本解释:举:举动。指一件事带来两方面的损失。形容十分错误的举动。
- 一丸泥 1. 一颗泥丸。 ▶ 汉 刘向 《列仙传‧方回》: “时人言得 回 一丸泥涂门户, 终不可开。” ▶ 《明史‧河渠志二》: “河至 清河 凡四折而后入海。 ▶ 淮安 、 高 、 宝 、 盐 、 兴 数百万生灵之命托之一丸泥, 决则尽成鱼虾矣。” 2. 《东观汉记‧隗嚣载记》: “ 元 ( 王元 )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 函谷关 , 此万世一时也。”谓 函谷关 地势险要, 易于防守。 后用于比喻以极少的力量, 可以防守险要的关隘。 ▶ 《晋书‧四夷传‧吐谷浑》: “以一丸泥封 东关 , 封 燕 赵 之路, 迎天子于 西京 , 以尽遐藩之节。” ▶ 唐 李益 《再赴渭北使府留别》诗: “平戎三尺剑, 封缄一丸泥。” ▶ 清 钱谦益 《狱中杂诗》之十一: “莫倚 居庸 三路险, 请封 函谷 一丸泥。” ▶ 宋 王安石 《西帅》诗: “一丸岂虑封 函谷 , 千骑无由饮 渭桥 。” ▶ 明 夏完淳 《大哀赋》: “封 函谷 之一丸, 据 雍州 之九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