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人口实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yǔ rén kǒushí
给人留下指责的把柄。
◆ 予人口实
yǔ rén kǒushí
给人留下指责的把柄。
- 予 yú ㄩˊ1)同“余”,我:~智自雄(自夸聪明,妄自夸大)。~取~求(...
- 人口 rénkǒu①居住在一定地区内的人的总数:~普查ㄧ这个区的有一百三十多...
- 实 (實)shí ㄕˊ1)充满:~心。充~。虚~。2)符合客观情况,真,真...
- 授人口实 留给别人以话柄。
- 贻人口实 yí rén kǒu shí 【解释】指做事或说话不小心,给人家留下了话柄。【拼音码】yrks【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英文】give people laughingstock
- 口实 kǒushí〈书〉假托的理由;可以利用的借口:贻人~。
- 人口 rénkǒu①居住在一定地区内的人的总数:~普查ㄧ这个区的有一百三十多万~。②一户人家的人的总数:他们家~不多。③泛指人:添~ㄧ拐带~。④人的嘴:脍炙~。
- 人口学 rénkǒuxué以人口现象、人口发展条件和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 人口税 以人作为课税对象所徵收的税。 详“ 人头税 ”。
- 人口粥 旧俗腊月二十五日为祭祀食神而煮的赤豆粥。 ▶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十二月》: “二十五日, 士庶家煮赤豆粥祀食神, 名曰‘人口粥’。 有猫狗者, 亦与焉。 不知出于何典。”
- 流脍人口 谓(诗文等)被人广为传颂称美。
- 脍炙人口 kuài zhì rén kǒu 【解释】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出处】五代·王定宝《唐摭言·海叙不遇》:“如‘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皆脍炙人口。”【示例】一部~的《国风》与《小雅》,也是“三百篇”的最精采部分,便是诗歌合作中最美满的成绩。(闻一多《歌与诗》)【拼音码】kzrk【用法】复杂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英文】win universal praise【故事】孔子的弟子曾与曾参为两父子,曾死后,曾参为悼念父亲曾而不吃羊枣。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听说后,就问孟子脍炙和羊哪个好吃。孟子说当然是脍炙,公孙丑问为什么曾子吃脍炙而不吃羊枣,孟子告诉他这是为了避讳而选择的结果
- 予以 yǔyǐ给以:~支持│~警告│~表扬│~批评。◆ 予以yǔyǐ给以:~支持│~警告│~表扬│~批评。
- 予乐 指 汉明帝 永平 三年所用的郊庙音乐《大予乐》。 ▶ 汉 班固 《东都赋》: “扬世庙, 正予乐。” ▶ 《后汉书‧章帝纪》: “﹝ 明帝 ﹞作登歌, 正予乐, 博贯六蓺, 不舍昼夜。”
- 予冲人 1. 《书‧金縢》: “昔公勤王家, 惟予冲人弗知。” ▶ 孔 传: “﹝ 成王 ﹞言己童幼不及知 周公 昔日忠勤。” ▶ 《元史‧世祖纪一》: “肆予冲人, 渡 江 之后, 盖将深入焉。”参见“ 予小子 ”。 2. 古代帝王对先王、长辈的自称。 ▶ 《书‧金縢》: “昔公勤王家, 惟予冲人弗知。” ▶ 孔 传: “﹝ 成王 ﹞言己童幼不及知 周公 昔日忠勤。” ▶ 《元史‧世祖纪一》: “肆予冲人, 渡 江 之后, 盖将深入焉。”参见“ 予小子 ”。
- 予一人 古代帝王的自称。 ▶ 《书‧汤诰》: “王曰: ‘嗟!尔万方有众, 明听予一人诰。 ’” 孔 传: “天子自称曰‘予一人’。” ▶ 《礼记‧曲礼下》: “君天下, 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 曰‘予一人’。” ▶ 孔颖达 疏: “曰‘予一人’者, 予, 我也。 自‘朝诸侯’以下, 皆是内事, 故不假以威称。 但自谓‘予一人’者, 言我是人中之一人, 与物不殊, 故自谦损。” ▶ 《汉书‧文帝纪》: “朕获保宗庙, 以微眇之身托于士民君王之上。 天下治乱, 在予一人。” ▶ 《元史‧世祖纪》: “求之今日, 太祖 嫡孙之中, 先皇母弟之列, 以贤以长, 止予一人。”
- 予冲子 即予冲人。 ▶ 《书‧洛诰》: “王若曰: ‘公, 明保予冲子。 ’” 孔 传: “﹝ 成王 ﹞言公( 周公 )当明安我童子, 不可去之。”
- 予 yú ㄩˊ1)同“余”,我:~智自雄(自夸聪明,妄自夸大)。~取~求(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后指任意索取)。·参考词汇:give grant I ·参考词汇:夺 取yǔ ㄩˇ1)给与:~以。赐~。赋~。给~。生杀~夺(亦作“生杀与夺”)。·参考词汇:give grant I ·参考词汇:夺 取yǔ〈动〉(1)(指事。象两手相与之形。本义:授予;给予)(2)同本义 [bestow;give grant]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谓手拔。――《说文》予,与也。――《广雅》予之与夺也。――《淮南子·本经》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诗·小雅·干旄》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3)又如:予宁(给丧假);予齿去角(天生动物赋予齿就不赋予角。比喻事物无十全十美);予赐(予告和赐告);予归(准予辞官回家);予夺生杀(泛指帝王掌握的生死大权);予决(给予决定或裁决)(4)赞许,称誉 [praise]主盛处贤,而自予雄也。――《管子·宙合》众必予之。――《管子·小匡》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师旷。――《荀子·大略》(5)出售,卖 [sell]岁适美,则市粜无予。――《管子》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史记》另见yú寄予 予取予求 予夺生杀 予取予携 予夺 授予 生杀予夺 莫予毒也 予取予夺 准予 瞻予马首 予齿去角 赋予 予智予雄 予以 谓予不信 人莫予毒 赐予 给予 欲取姑予 予人口实 将取固予 把予
- 予决 给予决定或裁决。 ▶ 《元典章‧户部十一‧影避》: “于内若有疑惑不能予决者, 具由咨中书省定夺。” ▶ 《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 “今 张浩 忽背前约, 使妾呼天叩地, 无所告投……为此冒耻渎尊, 幸望台慈特赐予决!”
- 亇 mā ㄇㄚˉ1)铁锤(韩国汉字)。
- 予勾 亦作“予句”。 谓皇帝或其指定的大臣用朱笔在判处死刑者的名字上画勾以示批准。 ▶ 《清会典‧内阁‧大学士协群大学士职掌》: “朝审秋审之勾决者, 得旨则予勾。” ▶ 《清史稿‧刑法志三》: “句到, 刑部按期进呈黄册。 至日, 素服御殿, 大学士三法司侍, 上秉朱笔, 或命大学士按单予句。”
- 了鸟 1. 悬物貌。 见 翟灏 《通俗编‧身体》。 引伸为颠倒, 不整齐。 ▶ 《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分 襄阳郡 之 鄀叶县 属 义阳郡 ” 裴松之 注引《魏略》: “今陛下既尊群臣……而使穿方举土, 面目垢黑, 沾体涂足, 衣冠了鸟, 毁国之光以崇无益, 甚非谓也。” 2. 门窗上的金属搭扣。 ▶ 唐 李商隐 《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 “锁门金了鸟, 展幛玉鸦叉。” ▶ 冯浩 注引 何焯 曰: “了鸟即屈戌, 今北方语犹然。” ▶ 清 朱彝尊 《戏效香奁体二十六韵》: “轩窗开了鸟, 洞壑隐空嵌。”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 “ 孙叶飞 先生夜宿山家, 闻了鸟丁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