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工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住在外国而保留本国国籍的工人。
▶ 瞿秋白 《饿乡纪程》九: “贫困的侨工十数万人--除了华侨会救出一些之外--至今转侧困苦, 饥寒冻馁呵。”
- 侨 (僑)qiáo ㄑㄧㄠˊ1)寄居在外地,寄居在外国:~居。~胞。~民。...
- 工 gōng ㄍㄨㄥˉ1)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
- 侨庐 寄居的屋舍。 ▶ 唐 张说 《赠赵侍御》诗: “险式压 西湖 , 侨庐对 南岘 。”
- 侨属 qiáoshǔ[relatives of overseas Chinese] 侨眷,华侨在国内的眷属
- 侨徙 迁移到外地居住。 ▶ 清 薛福成 《母弟季怀事状》: “避 粤 寇之难, 举家侨徙 宝应 之 东乡 。”
- 侨居 qiáojū在外国居住,古代也指在外乡居住:~海外。
- 侨户 指 东晋 南朝 时从北方流居 江 南的民户。 ▶ 《宋书‧王康传》: “ 康 与 长安 徙民 张旰丑 刘云 等唱集义徒, 得百许人, 驱率邑郭侨户七百馀家, 共保 金镛城 , 为守战之备。”参见“ 侨人 ”。
- 侨寓 1. 侨居;寄居。 ▶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 “ 李元将 评事及弟 仲将 尝侨寓 江都 。” ▶ 金 元好问 《中州集‧郭邦彦》: “ 邦彦 字 平叔 , 本 鄠县 人, 侨寓 阳翟 , 遂占籍焉。” ▶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一摺: “下官姓 权 名 次卿 , 字 文长 , 宣州 人也……薄游 吴郡 , 侨寓禅林。” ▶ 鲁迅 《南腔北调集‧漫与》: “仅在这短短的两年中, 昔之义军, 已名‘匪徒’, 而有些‘抗日英雄’, 却早已侨寓 姑苏 了。” 2. 指侨居之人。 ▶ 《宋书‧王玄谟传》: “ 雍 土多侨寓, 玄谟 请土断流民, 当时百姓不愿属籍, 罢之。”
- 侨旧 东晋 南朝 时, 北方徙居 江 南的侨人与当地人合称侨旧。 ▶ 《晋书‧桓宣传》: “ 宣 久在 襄阳 , 绥抚侨旧, 甚有称绩。” ▶ 《宋书‧刘康祖传》: “ 东海 人 徐道期 流寓 广州 , 无士行, 为侨旧所陵侮。”
- 侨寄法 两 晋 之交, 北地人为避战乱, 纷纷迁居南方, 依大臣 王导 议, 在南方士族势力较弱的地区, 设侨州、侨郡、侨县, 安置北方迁入的士族和民众。 侨人不列入当地的户籍册, 他们只受侨州郡县的管理, 不负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 此法称为“侨寄法”。 参阅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一节、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册第四章第一节。
- 侨札 指 春秋 郑国 公孙侨 ( 子产 )与 吴国 公子 季札 。 ▶ 季札 至 郑 , 与 子产 一见如故, 互赠缟带紵衣。 事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后因以“侨札”比喻朋友之交。 ▶ 《三国志‧吴志‧鲁肃传》: “ 肃 家有两囷米, 各三千斛, 肃 乃指一囷与 周瑜 , 瑜 益知其奇也, 遂相亲结, 定 侨 札 之分。” ▶ 《三国志‧吴志‧陆抗传》“故得将士欢心”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 抗 与 羊祜 推 侨 札 之好, 抗 尝遗 祜 酒, 祜 饮之不疑, 抗 有疾, 祜 馈之药, 抗 亦推心服之。”
- 侨寄 寄居。 ▶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 “今侨寄道旁, 非无意也。 彼 卢相 者, 蠹贤怙势, 恣行不法, 终当南窜, 幸未死间, 或可见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