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昆仑山脉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喀喇昆仑山脉
基本解释:世界著名高山。主干在中国和巴基斯坦、印度边境。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有四座8000米以上高峰。主峰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为世界第二高峰。世界山岳冰川最发达的山脉。古代“丝绸之路”和中巴公路穿越山口。
- 山脉 shānmài成行列的群山,山势起伏,向一定方面延展,好象脉络似的,所以叫做山脉。
- 昆仑丘 见“ 昆仑丘 ”。
- 昆仑儿 同“昆仑奴”。 唐 顾况 《杜秀才画立走水牛歌》: “ 昆仑 儿, 骑白象, 时时锁著师子项。”
- 昆仑墟 1. 昆仑山 的基部。 亦指 昆仑山 。 ▶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 “觐 王母 于 昆墟 , 要 帝台 于 宣岳 。” ▶ 唐 李白 《赠崔侍御》诗: “风涛傥相因, 更欲淩 昆墟 。” 2. 指 方丈山 。 ▶ 《山海经‧海外南经》: “ 昆仑墟 在其东, 墟四方。” ▶ 毕沅 注: “此 东海 方丈山 也。”
- 昆仑子 刻如人形的器玩。 ▶ 《太平广记》卷四百引 唐 牛肃 《纪闻》: “ 夏县 令 宇文泰 犹子 进 , 尝于田间得一昆仑子。 洗拭之, 乃黄金也。”
- 昆仑瓜 茄子的别名。 ▶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草篇》: “茄子……又一名昆仑瓜。”
- 昆仑竹 昆仑山 所产之竹。 相传 黄帝 取之以制律管。 见《汉书‧律历志上》。 ▶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 “律比 昆仑 竹, 音知燥湿弦。”亦省称“ 昆竹 ”。 ▶ 北齐 刘昼 《刘子‧崇学》: “海蚌未剖, 则明珠不显; 昆 竹未断, 则凤音不彰。”昆, 一本作“ 昆 ”。
- 昆仑舶 古代 南海 诸国的商船。 ▶ 《南齐书‧荀伯玉传》: “又度丝锦与 昆仑 舶营货, 辄使传令防送过 南州津 。” ▶ 《北齐书‧魏收传》: “遇 昆仑 舶至, 得奇货猓然褥表、美玉盈尺等数十件。”
- 昆仑觞 酒名。 ▶ 北魏 时以 河 源水所酿的一种酒。
- 昆仑道 指 汉 时 汶上 明堂的通道。 ▶ 《史记‧孝武本纪》: “于是上令 奉高 作明堂 汶上 , 如 带 ( 公玊带 )图。 及五年修封, 则祠 太一 、五帝于明堂上坐……天子从 昆仑道 入, 始拜明堂如郊礼。” ▶ 司马贞 索隐: “ 玊带 明堂图中为复道, 有楼从西南入, 名其道曰 昆仑 。 言其似 昆仑山 之五城十二楼, 故名之也。”参见“ 昆仑 ”。
- 昆仑黄 矿物名。 雌黄的一种。 ▶ 《重修政和证类本草‧玉石中‧雌黄》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曰: “今雌黄出 武都 仇池 者, 谓武都仇池黄…… 扶南 林邑 者, 谓昆仑黄, 色如金, 而似云母甲错, 画家所重。”
- 玉昆仑 玉质的酒盏。 ▶ 唐 李商隐 《魏侯第东北楼堂郢叔言别》诗: “锁香金屈戌, 带酒玉昆仑。” ▶ 冯浩 注: “此玉昆仑, 似指酒器耳。”
- 黑昆仑 指原 槟榔屿 、 马六甲 的土人。 ▶ 清 黄遵宪 《养疴杂诗》之七: “欲废平生“无鬼论”, 回头却是黑 昆仑 。”
- 高加索山脉 gāojiāsuǒ shānmài[Caucasus Mountains] 在高加索地区,自西北向东南横贯黑海和里海之间地山系。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462米
- 喀尔巴阡山脉 kā5ěrbBqiān shānmài[Carpathian Mountains] 欧洲中部山脉,在捷克和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等国境内
- 昆仑使者 神话传说中的 西王母 的使者。 据《汉武帝内传》载, 武帝 居 承华殿 , 见一青衣子, 自称为 西王母 所使, 自 昆仑山 来, 传命帝服清斋, 绝人事, 以待 西王母 来相会晤。 ▶ 唐 李贺 《昆仑使者》诗: “ 昆仑 使者无消息, 茂陵 烟树生愁色。”
- 昆仑县圃 见“ 昆圃 ”。
- 喀嚓 kāchā象声词:~一声,树枝被风吹折(shé)了。也作咔嚓。
- 喀喀 呕吐或吞饮的声音。 ▶ 《列子‧说符》: “两手据地而欧之, 不出, 喀喀然遂伏而死。” ▶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 “喀喀死于道边, 瞀瞀填于沟壑。” ▶ 清 袁枚 《新齐谐‧摺叠仙》: “必取山中至清之水徐徐而吞, 使喉中喀喀有响, 然后甘味才出。”
- 喀啦 象声词。 ▶ 管桦 《小英雄雨来》三: “他撒腿就往后跑。 背后‘喀啦’一声枪栓响, 大声叫着: ‘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