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制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shùzhì
记数的法则。根据进位基数的不同,有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等。
- 数 (數)shù ㄕㄨˋ1)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目。~量。~词。~...
- 制 1)(⑦製)zhì ㄓˋ2)规定:因地~宜。~定。~式。~宪。3)限定...
- 水数制 秦始皇 以昔时 文公 出猎获黑龙, 以为水德之瑞。 水在五行中由一终始相次为六, 故规定数以六为纪, 符、法冠皆六寸, 而舆六尺, 六尺为步, 乘六马。 这种规定叫“水数制”。 ▶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乘马》: “ 秦 汉 以后始以驾六为天子之常制, 《史记》曰, 秦始皇 以‘水数制’乘六马。”参阅《史记‧秦始皇本纪》。
- 数参 经常参谒。
- 数列的极限 数列的极限 基本解释: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收敛的依据。设{xn}是一个无穷数列,a是常数。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ε>0,总存在一个正整数n,使得当n>n时都有|xn-a|<ε成立,就称a为数列{xn}的极限,或称数列{xn}收敛于a。记作limn→∞xn=a,或xn→a(n→∞)。
- 数叨 shǔ dɑo〈方〉数落。
- 数列 shùliè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如3,9,27,81;2,4,6,8…等。数列的项数是有限的称为有限数列,项数是无限的称为无限数列。
- 数命 命运。 ▶ 《西游补》第十三回: “老翁道: ‘我算天地数命, 无有不准。 ’” 清 蒋士铨 《第二碑‧书表》: “此数命造成, 都不可以比较。”
- 数内 shùnèi[among them] 其中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这条计好么?”――《水浒传》
- 数喇 方言。 数落;数说。 ▶ 清 蒲松龄 《姑妇曲》第一段: “ 何大娘 连骂带说, 数喇了一阵。” ▶ 清 蒲松龄 《翻魇殃》第三回: “十日以前合我说, 着我数喇了一千行。”
- 数典忘祖 shǔ diǎn wàng zǔ 【解释】数:数着说;典:指历来的制度、事迹。谈论历来的制度、事迹时,把自己祖先的职守都忘了。比喻忘本。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出处】《左传·昭公十五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示例】我们要重视中国历史知识的学习,免得出现~的笑话。【拼音码】sdwz【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人【英文】give all the historical facts except those about one's own ancestors
- 数器 衡量轻重长短的器具。 ▶ 《周礼‧秋官‧大行人》: “同度量, 成牢礼, 同数器, 修法则。” ▶ 郑玄 注: “数器, 铨衡也。”
- 数典 历举典故。 ▶ 《镜花缘》第八十回: “近日还有一种数典的, 终日拿着类书查出许多。” ▶ 章炳麟 《辨诗》: “诗又与议奏异状, 无取数典, 锺嵘 所以起例, 虽 杜甫 愧之矣。” ▶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五篇: “惟于小说又复论学说艺, 数典谈经, 连篇累牍而不能自已, 则博识多通又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