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lǚtú
旅行途中:~风光 ㄧ~见闻 ㄧ~劳顿ㄧ踏上~。
- 旅 lǚ ㄌㄩˇ1)出行的,在外作客的:~行(xíng)。~馆。~次。~居...
- 途 tú ㄊㄨˊ1)道路:路~。~径。旅~。长~。坦~。日暮~穷。前~。·...
- 旅逸 谓为客而放逸。 ▶ 《文选‧谢灵运<会吟行>》: “ 东方 就旅逸, 梁鸿 去桑梓。” ▶ 李善 注: “旅逸谓为客而放逸也。” ▶ 唐 韩翃 《送故人归蜀》诗: “自应成旅逸, 爱客有王孙。” ▶ 朱祖谋 《望江南‧杂题我朝诸名家词集后》词: “招隐处, 大鹤 洞天开, 避客过江成旅逸, 哀时无地费仙才, 天放一闲来。”
- 旅退 见“ 旅进旅退 ”。
- 旅邸 犹旅馆。 ▶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五: “﹝ 朱藻 ﹞某年南宫奏名, 方待廷试, 有士人同寓旅邸。” ▶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两个投宿于旅邸, 小二哥接引, 拣了一间宽大房子。” ▶ 清 吴敏树 《吴云台哀辞》: “四海来萃兮, 求闻于京……绝命旅邸兮, 无人哭声。” ▶ 苏曼殊 《碎簪记》: “至旅邸, 余疲甚, 即就寝。”
- 旅进旅退 lǚ jìn lǚ tuì 【解释】旅:共,同。与众人一起进退。形容跟着大家走,自己没有什么主张。【出处】《礼记·乐记》:“今夫古乐,进旅退旅。”《国语·越语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示例】复有无毁无誉,~,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宋·王禹偁《待漏院记》)【拼音码】ljlt【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跟着大家走,自己没有什么主张【英文】always follow the steps of others,forward or backward--have no definite views of one's own
- 旅酬 谓祭礼完毕后众亲宾一起宴饮, 相互敬酒。 ▶ 《礼记‧曾子问》: “祭, 如之何则不行旅酬之事矣。” ▶ 孔颖达 疏: “酬宾讫, 主人洗爵于阼阶上献长兄弟及众兄弟及内兄弟于房中。 献毕, 宾乃坐, 取主人所酬之觯于阼阶前酬长兄弟, 长兄弟受觯于西阶前酬众宾, 众宾酬众兄弟, 所谓旅酬也。”
- 旅进 1. 并进。 ▶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维》: “ 岐王 入曰: ‘承贵主出内, 故携酒乐奉宴。 ’即令张筵, 诸伶旅进。” ▶ 宋 司马光 《交趾献奇兽赋》: “群公卿士、百僚庶尹, 俨然垂绅荐笏, 旅进而称曰: ‘陛下功冠邃古, 化侔仪极。 ’” 严复 《求亡决论》: “千万旅进, 人皆铩羽, 我独成龙。” 2. 见“ 旅进旅退 ”。 3. 叙进。 ▶ 宋 陆游 《谢施参政启》: “旅进无阶, 叹空驰于清梦;余年有几, 惧终负于初心。”
- 旅雁 指南飞或北归的雁群。 ▶ 南朝 宋 谢灵运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 “季秋边朔苦, 旅雁违霜雪。” ▶ 南朝 梁 沈约 《咏湖中雁》: “白水满春塘, 旅雁每回翔。” ▶ 唐 张籍 《横吹曲辞‧望行人》: “秋风窗下起, 旅雁向南飞。” ▶ 宋 贺铸 《登乌江柏子冈怀景仁》诗: “故人越 五岭 , 旅雁留 三湘 。 好待春风暖, 相随还北乡。”
- 旅路 犹旅程。 ▶ 潘漠华 《离家》诗: “我们离家上了旅路。” ▶ 许杰 《旅途小记》: “这一天晚上, 我虽未能养息我的精神, 但第二天还是一步一步的走我的旅路。”
- 旅集 群集。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谐谑‧谑语》: “ 分宜 当国, 而 高新郑 为史官, 候于私宅。 时 江西 乡衮求谒者旅集。 及 分宜 延客入, 皆鞠躬屏气。”
- 旅距 亦作“旅拒”。 1. 聚众抗拒;违抗。 ▶ 《后汉书‧马援传》: “若大姓侵小民, 黠 羌 欲旅距, 此乃太守事宜。” ▶ 王先谦 集解: “旅距, 聚众相拒耳。” ▶ 《周书‧异域传上论》: “强则旅拒, 弱则稽服。” ▶ 宋 陆游 《代乞分兵取山东札子》: “万一未至尽如所传, 虏人尚敢旅拒, 遗民未能自拔, 则我师虽众, 功亦难必。” ▶ 章炳麟 《四惑论》: “此明以死为自然规则, 不可旅距矣。” 2. 抵住, 顶着。 ▶ 前蜀 贯休 《冬末病中作》诗之二: “胸中有一物, 旅拒复攻击。 向下还上来, 唯疑是肺石。” 3. 矫健貌。 ▶ 宋 范成大 《胭脂井》诗之三: “腰支旅拒更神游, 桃叶山 前水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