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笔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文字笔画有缺省。 旧时多为表示避讳的一种方式。 自 唐 代以来, 在书写或镌刻本朝皇帝或尊长的名字时, 有意缺笔以示避讳。 一般省略最末一笔。
- 缺 quē ㄑㄩㄝˉ1)不够:~乏。~少。~憾。欠~。~漏。2)残破:~点...
- 笔 (筆)bǐ ㄅㄧˇ1)写字、画图的工具:毛~。钢~。铅~。~架。~胆。...
- 缺絶 缺絶 基本解释:1.犹废缺。
- 缺短 不足。 ▶ 宋 苏轼 《密州宋国博以诗见纪在郡杂咏次韵答之》: “斫窗谁赴救, 袖手良优裕。 山城辱吾继, 缺短烦遮护。”
- 缺绝 犹废缺。 ▶ 唐 李翱 《复性书上》: “有问于我, 我以吾之所知而传焉, 遂书于书, 以开诚明之源, 而缺绝废弃不扬之道, 几可以传于时, 命曰《复性书》。”
- 缺盆 1. 破缺的瓦盆。 ▶ 《淮南子‧说林训》: “陶者用缺盆, 匠人处狭庐。 为者不必用, 用者弗肯为。” 2. 指盆破。 ▶ 汉 焦赣 《易林‧复之噬嗑》: “往来井上, 甑破缺盆。” 3. 前胸壁上方锁骨上缘的凹陷处。 ▶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告之后百馀日, 果为疽发乳上, 入缺盆, 死。” ▶ 司马贞 索隐: “缺盆, 人乳房上骨名也。” 4. 穴位名。 位于缺盆部的正中央, 属足阳明胃经。 ▶ 《素问‧气府论》: “缺盆各一。” ▶ 王冰 注: “缺盆, 穴名也。 在肩上横骨陷者中, 足阳明脉气所发, 剌可入同身寸之二分, 留七呼, 若灸者可灸三壮, 太深令人逆息。” 5. 即覆盆子。 ▶ 《说文‧草部》: “茥, 缺盆也。” ▶ 钱坫 斠诠: “今覆盆子也。”参见“ 覆盆子 ”。
- 缺编 缺编拼音:quē biān 注音:ㄑㄩㄝ ㄅㄧㄢ 词语解释◎ 缺编 quēbiān[vacancy] 亦称"缺额"。单位、人员和装备的数量小于编制规定的限额
- 缺疑 谓对于疑惑处不作臆断, 暂存不论。 ▶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三‧井公六博》: “凡读书未解, 尽缺疑不妨, 惟臆说最害事。”
- 缺缺 疏薄诈伪貌。 ▶ 《老子》: “其政察察, 其民缺缺。” ▶ 高亨 正诂: “缺缺, 借为狯。 ▶ 《说文》: ‘狯, 狡狯也。 ’狯狯, 诈也。” ▶ 蒋锡昌 校诂: “缺缺, 机诈满面貌。” ▶ 河上公 本作“缺缺”, 注曰: “政教急, 民不聊生, 故缺缺日以疏薄。” ▶ 唐 独孤及 《唐故尚书库部郎中荥阳郑公墓志铭》: “众人缺缺, 郑公 见朴;众人昭昭, 郑公 若浊。”
- 缺略 quēlüè欠缺;不完整:释文~。
- 缺薄 欠缺浅薄。 ▶ 唐 宋之问 《太平公主山池赋》: “诙谈者闻之而必劝, 缺薄者闻之而凛然。” ▶ 唐 司空图 《答孙合书》: “始吾自视固缺薄, 今又益疑其不可妄进。”
- 缺画 1. 文字缺漏笔画。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 “ 汉 初, 吏民上书, 字谬辄劾, 是以马字缺画, 而 石建 惧死。” 2. 旧时避讳字往往有意缺其笔画, 亦名“缺画”。 ▶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杂识》: “ 成都 石经, 孟蜀 所刻, 于 唐 高祖 、 太宗 之讳, 皆缺画。” 3. 指金石文字笔画的缺损。 ▶ 唐 韩愈 《石鼓歌》: “年深岂免有缺画, 快剑斫断生蛟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