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shǐzhě
奉使命办事的人(现多指外交人员)。
- 使 shǐ ㄕˇ1)用:~用。~劲。~役。~力。~钱。2)派,差谴:~唤。...
- 者 zhě ㄓㄜˇ1)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
- 大使者 古代 高丽 职官名。 ▶ 《周书‧异域传上‧高丽》: “大官有大对卢, 次有太大兄、大兄、小兄……大使者、小使者、褥奢、翳属、仙人并褥萨凡十三等, 分掌内外事焉。”
- 小使者 古代 高丽 官职名。 ▶ 《周书‧异域传上‧高丽》: “大官有大对卢, 次有太大兄、大兄、小兄……大使者、小使者、褥奢、翳属、仙人并褥萨凡十三等, 分掌内外事焉。”
- 九天使者 “九天采访使者”的略称。 ▶ 宋 徐铉《稽神录‧庐山卖油者》: “ 庐山 下卖油者养其母甚孝谨, 为暴雷震死。 其母自以无罪, 日号泣于 九天使者 之祠, 愿知其故。”
- 廉访使者 宋 官名。 本名走马承受。 诸路各一员, 隶经略安抚总管司, 无事岁一入奏, 有边警则不时驰驿上闻。 ▶ 政和 六年改为廉访使者。 ▶ 靖康 初复旧名。 廉, 通“ 覝 ”。 参阅《宋史‧职官志七》。
- 戎王使者 中药名。 即独活。 也称胡王使者。
- 昆仑使者 神话传说中的 西王母 的使者。 据《汉武帝内传》载, 武帝 居 承华殿 , 见一青衣子, 自称为 西王母 所使, 自 昆仑山 来, 传命帝服清斋, 绝人事, 以待 西王母 来相会晤。 ▶ 唐 李贺 《昆仑使者》诗: “ 昆仑 使者无消息, 茂陵 烟树生愁色。”
- 木球使者 传说可供役使的木球。 ▶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一: “ 功德寺 有木球使者, 其事近于怪。 按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载: 雪峰寺 僧 义存 ……赐号 真觉禅师 , 寺有木球, 相传受 真觉 役使, 呼仆延客, 球皆自往来。”
- 朱衣使者 指科举考试官。 ▶ 清 李渔 《凰求凤‧翻卷》: “小生带天聋地哑, 外扮朱衣使者, 执簿随上。” ▶ 清 梁章钜 《称谓录‧主考》: “朱衣使者, 宋 人诗中屡见, 亦言试官也。”参见“ 朱衣点头 ”。
- 氤氲使者 即氤氲大使。 ▶ 清 李渔 《怜香伴‧搜挟》: “莫道姻缘是偶然, 红丝端的暗中牵, 自家氤氲使者便是。”
- 河伯使者 1. 水神名。 ▶ 《神异经‧西荒经》: “ 西海 水上有人, 乘白马朱鬣, 白衣玄冠, 从十二童子, 驶马 西海 水上, 如飞如风, 名曰河伯使者。” 2. 鼍的别名。 即扬子鳄。 ▶ 晋 崔豹 《古今注‧鱼虫》: “﹝ 江 东﹞呼鼍为河伯使者。”
- 清江使者 见“ 清江使 ”。
- 王母使者 鸟名。 传说为 西王母 守护药匣之神鸟。 ▶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羽篇》: “王母使者, 齐郡 函山 有鸟, 足青, 嘴赤黄, 素翼绛颡, 名王母使者。 昔 汉武帝 登此山, 得玉函长五寸, 帝 下山, 玉函忽化为白鸟飞去。 世传, 山上有 王母 药函, 常令鸟守之。”
- 监斋使者 寺观厨房里供的神。 ▶ 《水浒传》第六回: “ 智深 把包裹解下, 放在监斋使者面前, 提了禅仗, 到处寻去。”亦省作“ 监斋 ”。 ▶ 《剪灯馀话‧听经猿记》: “﹝ 袁逊 ﹞有时箕踞龛中, 以靛涂面, 令厨人致敬, 曰: ‘此 洪山大圣 监斋也。 ’”
- 督学使者 学政的别称。 ▶ 明 清 派往各省督导教育行政及主持考试的专职官员。 也称“督学”、“学使”。 ▶ 清 戴名世 《李太常案牍序》: “今夫督学使者, 三年而一易其人, 行部考校不过文义之优劣, 而不暇及于其他。” ▶ 清 刘大櫆 《<朱东发诗>序》: “虽乡里之儿童从塾师学句读者, 无不知有 朱君 。 其受知于督学使者, 盖屡冠其曹。” ▶ 清 孙鼎臣 《凌丰叔哀辞》: “自其为诸生, 督学使者无不赏异之。”参见“ 督学 ”。
- 绣衣使者 即绣衣直指。 ▶ 宋 张孝祥 《念奴娇‧再和朱漕元顺》词: “绣衣使者, 度 郢中 绝唱, 《阳春白雪》。” ▶ 明 王世贞 《谢生歌七夕送脱屣老人谢榛》诗: “清霜倒飞鬼神哭, 绣衣使者从天来。”亦省称“ 绣使 ”。 ▶ 《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九年》: “又有某绣使拜寇而乞生, 某太守望敌而先退。” ▶ 明 唐顺之 《谢赐银币表》: “贮以满籯, 既生壮士之颜色, 服以耀武, 式增绣使之威容。”参见“ 绣衣直指 ”。
- 行冤狱使者 汉 代官名。 专事稽核冤狱。 ▶ 宋 高似孙 《纬略》: “ 汉 有行冤狱使者( 张敞 杀 絮舜 ), 美俗使者( 何并 代 严翊 ), 河堤使者( 王延世 塞决 河 ), 直指使者( 暴胜之 ), 皆不书于《百官表》。”
- 赤衣使者 见“ 赤卒 ”。
- 赤车使者 1. 指天子使者。 ▶ 唐 陈子昂 《临邛县令封君遗爱碑》: “ 升仙桥 下, 赤车使者, 客于 临邛 , 文雅雍容。” ▶ 唐 陈子昂 《冬夜宴临邛李录事宅序》: “赤车使者, 下官虽谢于古人; 锦里 名家, 群公岂惭于昔彦。”参见“ 赤车 ”。 2. 植物名。 荨麻科。 根可供药用。 ▶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 “或用射鬼丸、赤车使者丸、冠军丸、徐长卿散。” ▶ 宋 王安石 《追寄》诗: “赤车使者白头翁, 当归入见天门冬。”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赤车使者》﹝集解﹞引 苏恭 曰: “赤车使者, 苗似香葇、兰香, 叶茎赤, 根紫赤色。”
- 金丸使者 椒的别名。 ▶ 宋 陶谷 《清异录‧药谱》: “金丸使者, 椒。”
- 飞天使者 道教的神名。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 “俺乃 宁南侯 左良玉 。 今奉 上帝 之命, 封为‘飞天使者’, 走马到任去也。”
- 黄衣使者 huángyī shǐzhě[eunuch in charge of market] 指出使宫市的太监黄衣使者白衫儿。(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儿,儿郎,青年男子的通称。)――唐·白居易《卖炭翁》
- 黄车使者 《汉书‧艺文志》: “小说家”著录《虞初周说》九百四十三篇。 原注: “﹝ 虞初 ﹞ 河南 人, 武帝 时以方士侍郎号 黄车使者 。”后因谓编著小说者为“黄车使者”。 ▶ 清 俞樾 《<七侠五义>序》: “惟其第一回叙述狸猫换太子一事, 殊涉不经, 白 家老妪之谈, 未足入黄车使者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