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符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天子使者所持的符信。
▶ 《汉书‧文帝纪》: “﹝ 文帝 二年﹞九月, 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
▶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 “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 长五寸, 镌刻篆书, 第一至第五。”又 颜师古 注: “与郡守为符者, 谓各分其半, 右留京师, 左以与之。”
▶ 宋 曾巩 《代宋敏求知绛州谢到任表》: “进闻邦计, 出假使符。”
- 使 shǐ ㄕˇ1)用:~用。~劲。~役。~力。~钱。2)派,差谴:~唤。...
- 符 fú ㄈㄨˊ1)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虎~。~信。~节。...
- 竹使符 1. 汉 时竹制的信符。 右留京师, 左与郡国。 凡发兵用铜虎符, 其馀征调用竹使符。 ▶ 《汉书‧文帝纪》: “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 ▶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 “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 长五寸, 镌刻篆书, 第一至第五。”亦省称“ 竹使 ”。 ▶ 《后汉书‧杜诗传》: “旧制发兵, 皆以处符, 其馀徵调, 竹使而已。” ▶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 “ 郑康成 《周礼》注云: ‘今日徵郡守以竹使符。 ’” 2. 泛指地方官吏的印符。 ▶ 南朝 梁元帝 《侍中新渝侯墓志铭》: “三分竹使, 再徙建旟。” ▶ 唐 房孺复 《酬窦大闲居见寄》诗: “名惭竹使宦情少, 路隔 桃源 归思迷。” ▶ 宋 苏轼 《送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诗: “ 中山 保塞 两穷边, 卧治雍容已百年, 顾我迂愚分竹使, 与君谈笑用蒲鞭。” 3. 借指州郡长官。 ▶ 唐 张九龄 《登荆州城楼》诗: “自罢金门籍, 来参竹使符。”
- 使绊儿 shǐ bànr①摔跤时用腿脚勾住对方的腿脚使跌倒。②比喻用不正当手段暗害别人:嘴上说话比蜜甜,暗中~算计人。‖也说使绊子。
- 使秩 使官的职位。 ▶ 宋 苏辙 《贺张宣徽知青州启》: “伏审入觐帝廷, 荣加使秩, 遂解南龠, 作镇东藩, 新命既传, 众情胥悦。”参见“ 使 ”。
- 使绊子 1. 摔较时以腿暗钩对方, 使之跌倒。 2. 比喻暗中耍弄手段陷害别人的行为。 ▶ 《红楼梦》第六五回: “我告诉奶奶: 一辈子不见他才好呢!‘嘴甜心苦、两面三刀’, ‘上头笑着, 脚底下就使绊子’, ‘明是一把火, 暗是一把刀’: 他都占全了。”
- 使眼色 shǐyǎn sè用眼睛向别人暗示自己的意思。
- 使署 使馆。 ▶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 “新使署在 法郎培侯锐街 十号, 许竹篔 星使已驻于此。” ▶ 清 黄遵宪 《<人境庐诗草>自序》: “《诗》有之曰: ‘虽不能至, 心向往之。 ’聊书于此, 以俟他日。 ▶ 光绪 十七年六月在 伦敦 使署, 公度 自序。”
- 使相 唐 代中期凡为宰相者必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故称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衔的节度使为使相。 ▶ 宋 初因之, 以亲王、留守、节度使加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者皆谓之使相, 实际上不主政事。 如 王安石 罢相后以 镇南军 节度使同平章事判 江宁府 , 即其例。 ▶ 明 代官场中用以称以辅臣身分督师者, 清 代用以称呼兼大学士的总督。 ▶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卷二: “ 唐明皇 天宝 十五载六月, 授 崔圆 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蜀郡长史、剑南节度如故, 使相始也。” ▶ 清 张际亮 《传闻》诗: “地阴将军仍卧甲, 天高使相但衔杯。”
- 使羊将狼 shǐ yáng jiàng láng 【解释】将:统率,指挥。派羊去指挥狼。比喻不足以统率指挥。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驾驭强横而有野心的人,这要坏事。【出处】《史记·留侯世家》:“太子所与俱诸将,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今使太子将之,此无异使羊将狼也。”【拼音码】syjl【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 使的 使得。 行, 可以。 多用为同意他人意见, 或应答他人之词。 ▶ 元 郑廷玉 《金凤钗》第一摺: “[正末云]你子母休熬煎, 我到来朝一日, 向 周桥 上题笔卖诗, 若卖得些钱养活你, 若卖不的再做做计较。 [旦云]这等说也使的。” ▶ 《红楼梦》第十五回: “好哥哥, 你只别嚷, 你要怎么着都使的。”
- 使者 shǐzhě奉使命办事的人(现多指外交人员)。
- 使用面积 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直接为生产或生活使用的总净面积。 如: 这层楼的使用面积共为二千平方米。